第93章 理由(1 / 2)

来到训练营的第二天,所有人都起的很早。

用过早饭后一起来到印第安纳大学的老体育馆——一个像飞机机库一样的综合体育场地。

印第安纳大学的工作人员在地上用胶带贴出了三个全场和三个半场,场地表面铺设的是绿色格子呢材料,新刷的绿油漆,踩在上面颜色直往鞋子里渗。

因为训练的人实在是太多,所以分成很多组,由不同的教练进行指导。

鲍勃-奈特在场地正中央树了一个金属脚手架,他就站在脚手架顶端俯瞰全场,观察每一组每一个球员在训练中的表现。

好像一个包工头。

场边的椅子上坐满了全美各大报社的记者,他们将对整个训练营的过程进行全程报道。

训练自然非常的艰苦,一天三练,早中晚,每次两个小时。

早上的第一次训练按位置分组,中锋、后卫、前锋,都是一些基础但强度很大的训练。

中午吃过饭,下午开始进行配合训练,后卫+前锋,后卫+中锋,大量的攻防战术演练,挡拆配合训练,快攻训练。

依旧是强度高,训练量大,教练的哨子声此起彼伏,不给任何人喘息的机会。

球员们听从教练指挥,闷头完成动作,没有什么交流机会。

晚上吃过饭还有一练,这次训练就是非常全面的练习,要进行三对三、五对五的对抗。

对抗速度非常快,教练会不停给出战术指令,要求球员们根据指令严格完成战术动作,然后立刻攻防转换。

这批人全都是大学的篮球精英,各种训练、战术都熟悉,所以都能很好的投入到其中。

可训练强度真的非常惊人,三天时间下来,73人进行了9次这样的练习,每次都让绝大部分人精疲力竭,身上的衣服完全湿透,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在第三天训练结束后,已经有球员吃不消了,在更衣室里大喊“给我一刀,让我摆脱这痛苦吧!”

在第一周的训练结束后,有20多人被鲍勃-奈特淘汰出局,这一批人在体能、精力上就不入奈特的法眼。

其中不乏优秀的球员,比如说丹尼-曼宁,他刚刚高中毕业还没上大学,就被挑选了进来。

他很有天分,但年纪太小了,支撑不住如此高强度的练习,而且他本来就是来体验体验,他是入选不了奥运国家队的。

在裁掉一部分人后,接下来一周,还是类似的练习,不过因为人少了,所以增加了一些个人基本功训练,继续对球员进行压榨式考察。

这一波又筛掉了十几个人,最后剩下37个人,这些人属于精英中的精英。

甘国阳自然留了下来,他在两周的高强度训练中可谓如鱼得水,每天都练的很开心。

他是唯二可以在一天训练结束后,还有精力去健身房进行力量训练的——另外一个是迈克尔-乔丹。

两人的精力和体能好的惊人,而且他们都如此的好胜,谁都不愿意先离开健身房。

最后他俩就差拿着被子在健身房睡下了,教练不得不过来将他们一齐赶走,不准他们再继续练了。

但总体来说,甘国阳的体能更胜一筹,因为他很早就开始力量训练了,高中就开始,大学一直坚持,身体早已习惯这种强度。

乔丹还没有开始大量进行力量练习,那时候力量训练不太流行,也不是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