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无戏言…你去镇守江夏的时候,又是怎么跟我打包票的?说是不论发生什么事情,在你大哥回来之前,江夏是绝对不可能丢掉的不是吗?”
话…虽然是这么说,关羽刚才还在气头上,要么说诸葛亮说话大家都听得进去呢,他这连哄带讲道理的方式,只要对方还没有失去理智,多半都是听得进去的。
消了消气,关羽一扫此前的那种咄咄逼人,也是难得的在众人面前露出了丧气的样子。
“哎…我也知道军师不容易…哎…可就是…咱信不过江东那群人啊?”
“就…就孙权那小子…”
关羽一想到孙权当时赤壁一战,对于他跟大哥刘备的态度,那就气不打一处来。
对方从来没有看得起他们过,年初江上一战,着实是让他们扬眉吐气了。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对方就点头哈腰的过来求着要联姻——就是这种欺软怕硬,伪君子真小人的态度才最是让关羽不爽。
他实在是不放心让刘备只带着那么一点人就去了江东。
关键是到现在刘备还没有回来,说不着急,那是不可能的。
“关将军的担忧不无道理,这样…我们就再等一日,若是还没有消息传回,关将军就亲自率领军队去往江上迎接主公——将军您可能有所不知,在未与将军见面之前,军师日夜都会反复查探来自江东的文书,其实他比您想象中的要更加关心主公,但…您知道的,作为如今军中的统帅,他必须时刻保持镇定,还望将军不要再如此任性,我们相互体谅,这才是主公最想要看到的不是吗?”
这种话,只有最能体谅人心,最接地气的法正才能说的出来。
从诸葛亮刚才的一番劝阻,加上法正这么一番折中与解释,现在的关羽已经渐渐对自己的不理智而感到羞愧了。
只能说,没有刘备在的军中,却依旧能够保持着稳定,诸葛亮和法正功不可没。
与诸葛亮确认过眼神,得到了诸葛亮点头的肯定之后,关羽攥紧了拳头,立刻向诸葛亮道歉道:
“军师,此前是我考虑不周,若真的酿成大错,一切责任在我——”
“将军毋需自责,担忧主公的心我们大家都心知肚明,就在刚才,我已派霍峻前去江夏支援,这两日将军就安心的呆在江陵阵中,等待着迎接主公的时机就好。”
最后,诸葛亮还来了这么一句,这下可把关羽感动的稀里哗啦。
是的,十四年初,诸葛亮初来乍到,与刘备军中的磨合伴有阵痛,那时关羽张飞以及魏延等人各有心思,实乃是整个军阵最为艰难的时刻。
两年过去,正如刚才这般,诸葛亮愈发得到众人的认可,并渐渐拥有了一众追随者。
三面受敌,看似窘迫的处境,实则已经开始在根本上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