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当年(2 / 2)

慕林 Loeva 1177 字 10个月前

顺义郡王坏了事,顺义郡王太妃虽然当时未获罪,却因丧子之痛,不久之后就因病去世了。她的娘家受外孙连累,下场不大好,只有这一个孙子因为事先过继到了别的房头,逃过一劫。一旦那位中层武将被法办,他的儿女们定会受牵连。燕王想到先帝一直为原配与嫡长子之死而伤心,赶在那中层武将被处置之前,通知先帝,请求先帝示下,这是很合情合理的做法。

由于关系到先帝的私事,燕王没有交托外人之手,也没有通过容易泄密的书信文书传递消息,而是亲自入京禀报,这是对先帝的体贴。先帝也能理解燕王的孝心,自然不会惩罚他,还会暗中替他打点,不让任何人因为他这次擅自行动而指责他。

在先帝的示意下,燕王后来回到边疆,让那名中层武将因急病而亡了,罪名则由与其同伙合谋的副手顶了,反正他也不冤枉。中层武将既然不是犯官,其家眷儿女自然不会受到牵连,只是黯然扶棺回乡了事。燕王后续又让人留意这一家子的消息,得知顺义郡王太妃的侄儿后来读书科举,顺利考到了举人后就没有再往上走,而是在老家读书做学问,偶尔收几个学生,安安稳稳地娶妻生子,全家人都没有再掺和北平权贵圈子的事,也算是安了心。

总之,当年燕王拿着顺义郡王太妃的侄儿做理由,为自己擅自回京一事做了挡箭牌。先帝吩咐完正事后,是跟他抱怨过他那当时刚刚被册立为储君的兄长行事过于纵容曹家的。燕王回京就是因为未婚妻萧明珠不明不白地与兄长有了私情,还心甘情愿做其地下情人,心里自然清楚先帝为什么会对兄长感到不满。

当时,先帝也曾问过燕王,要不要索性回归皇室来,代替其兄长成为储君算了?这时候的燕王虽然年纪还轻,但已经历过数次大战,又执掌燕王府大权,早就不是刚刚过继出去时的菜鸟皇子了。先帝觉得他此时无论才智还是能力,都在其兄长之上,手上又有军功,足以压制曹家,若是立他为储,就不用担心曹家会以外戚的身份威胁到皇权了。

燕王当时固然是怨着兄长的,但心里却很分得清轻重。他直接告诉先帝,自己已经是燕王了,不可能回到皇室来做储君。就算礼法上可以这么做,伦理道德上也是不应该的。倘若他真的回了皇室,那么燕王府又要交给谁呢?老燕王已经去世了,燕王府要执掌北方大军,可不是随便哪个皇子都能替代得了燕王的。为了边疆稳固,为了江山社稷,燕王郑重地请求先帝打消这个想法。

燕王相信,兄长只是在利用曹家这个助力,巩固自己的地位,并不会真的让曹家有机会威胁到皇权的。只要兄长真正坐稳了位子,他对曹家的清算应该就会开始了吧?

燕王在先帝面前为自己的同胞兄长打了包票,再三拒绝了先帝的提议。

虽然先帝有些不肯死心,让他再好好考虑一下,可既然他当时就已经拒绝过了,过后就算真的及时接到了圣旨,应召回京,他也不会改变想法的。

皇帝因为当年矫诏之事耿耿于怀,燕王认为完全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