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允和韩龙几乎不分先后的将自己的名字报了出来,一下子让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愣在了当场。
前面大家多么的愉快,一个两个的都是那么的默契,怎么就成这个样子了。
这么配合的局面,他董允掺和进来干嘛?
有病不成么?
而且还有那个韩龙,成天恨不得当一个聋子哑巴和傻子。
怎么今天这是疯了?
来这里凑活这个干嘛!
不过心中虽然暗骂,却是不敢有一丝一毫的不妥之处,毕竟那两位,谁也不是自己能够得罪的起的。
最后虽然万般不愿意,这件事情也就只能这么定了下来。
朝廷六部,御史台,尚书台,洛阳势力,这都没有什么要紧的。
但是领头的却是谏议大夫,光禄勋董允,暗中配合的乃是皇城司统领韩龙。
这两个人在这里一戳,谁敢说这件事情是一场互相意思意思的流程?
众人已经闻到了浓浓的血腥味。
这一场血雨腥风,他们已经能够感觉的到了。
一行人各自回府邸准备起来,这一次场朝议让他们满头冷汗,却也无法抗拒,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成了这个局面。
一步接着一步,就这么走到了现在,环环相扣完全没有反抗的机会。
众人回到府邸之后立刻准备了起来,当然他们可不是敢造反的主儿,他们只是准备行囊。
刘禅已经下了命令,两日之后就是黄道吉日,他们就要出发。
可是看着两日之后的四月初四这个日子,一个个准备离开的官吏不由的心中惴惴不安。
“还真他娘的是一个黄道吉日啊!”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们也改变不了这件事情已经成为现实的问题。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这些将他们收拾的欲仙欲死的朝堂重臣已经汇聚到了刘禅的面前,来到了那后宫上书房之中去了。
此时刘禅面前不仅仅有董允,韩龙,还有一直被刘禅排除在这个计划之外的黄权。
以及那朝廷六部的各部尚书。
吏部尚书诸葛乔,刑部尚书孙弘,吏部尚书皇甫谧,兵部尚书傅嘏,户部尚书蒋琬,以及工部尚书李球。
除了他们之外,最重要的还有一个人,就是一手促成这个手段的郑度。
此时刘禅看着面前的众人,不由的颓然叹息起来。
“诸位,这是何苦,你们又何必非要趟这趟浑水?”
刘禅这一次不是虚情假意,和他们这些自己的心腹,他也真的不需要虚情假意。
他是真的觉得,没有必要让他们如此参与进来。
这一场甚至可以说内斗,刘禅自己都已经做好了遗臭万年的准备,他这般折腾下去,就以现在笔杆子落在他们众多世家手中的情况。
他的名声基本算是毁了。
这一点已经可以说是毋庸置疑事情了。
可是他仍然决定要这么做,这治国之事,稍有不慎就是一片惨淡,总有人需要做出这些事情的。
早就做好了进入酷吏传准备的董允,还有压根就不打算留名青史的韩龙,以及那对清名压根就看不懂的鄂焕等人才是刘禅的手段和盟友。
可是当这个计划开始的时候,这些家伙却自己走到了这个计划之中,帮助刘禅完成了这一样壮举。
在郑度的计划之中,从始至终就是他的计划之中。
那所谓的两败俱伤之计,就是刘禅与郑度配合的结果,而目的就是让司马昭入毂。
这条计策一旦出现,一定会让朝廷的文武百官陷入沉默之中,因为这里面的利益太大了。
不管是因为什么,他们都有太多太多理由不去将这件事情捅破,因为他们需要沉默,来促进这件事情成功。
或者想办法委婉的劝谏刘禅。
但是这只是他们的想法,这天下还有另外一股举足轻重的势力。
那就是邺城的司马昭。
司马昭绝对不会放弃这次机会的,司马昭和这长安城之中的众人一样,都只是算计到了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未曾算计到,当他们的反应加入了司马昭的反应之后,会再次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这就是郑度的本事,精通大略,乃是当年蜀中第一筹划师。
他为刘璋一手筹划出来了蜀中的稳定,为刘璋抵挡住了刘表的攻击,为刘璋镇压了东州之乱等等。
他的军略谋划或许并不是一流,但是他的大略在这个时代,绝对可以算是顶尖之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当郑度将自己的计策说出来的时候,他就知道司马昭定然会想尽办法利用。
而利用的办法也无非就是如下几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