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都是精明的,没有好处的事情绝不做。你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功利,可人家投其所好,说明人家在琢磨。善于琢磨的人,总归是有点收获的。
见楼上楼下都有议论声,霍四才不管这么多,继续说道:“那使臣说了:陛下,我刘六符虽为辽国翰林学士,可本是汉人,陛下此言,非是诋毁天下汉人乎?圣上龙颜微怒,戏谑道:这更是数典忘祖了,身为汉人,怎能入辽国为臣?那使臣欲与圣上争辩:太祖时,我家本为幽州汉人,被强掳至契丹,岂非大顺之过乎?圣上好胸怀,直言道:若你归附大顺,认祖归宗,朕可以一样赐你翰林直学士。那使臣不言语了,估摸心中是想在辽国是翰林学士,回大顺也还是翰林直学士,何必呢?”
“哈哈哈,那贼子认贼作父,怪得了谁?”
“就是就是,辽国翰林学士,岂能和我大顺翰林直学士相提并论?”
气氛活跃了起来,人人都在骂这个“数典忘祖”的辽国使臣。其实他们也大多明白,辽国中汉人的比例是很高的,他们这么“调侃”,不过是想证明自己过得好,就拿辽国汉人来对比罢了。这是人的劣根性,没有好坏可言。
辽国里的汉人确实很悲惨,被当成货物一样甩来甩去,没有尊严,没有自由可言。大部分都是贵族的奴隶,稍有不如意,就可能身异处。能在辽国里做官的汉人,肯定是以前的士绅地主,有一定文化根底的。被辽国掳去后,也是区别对待。
霍四又拍了一下抚尺,示意安静之后,才继续说道:“圣上此言一出,文武百官偷笑。辽国处处模仿中原,又以中国自居,岂非夜郎自大?我中国乃礼仪之邦,岂是那辽国能比?圣上不追究那辽国使臣失言之罪,已然是圣恩隆厚。少顷,南御苑内禁军又有变化,一队弩兵出列,两百步开外,手持神臂弩。登时便是箭如雨下,矢似蝗飞,没入箭靶三寸有余。其神臂弩之威,犀利如斯。那辽国时辰不服,又出三人,与之比强弓。其开两石弓,可射百余步。我大顺士卒,亦开两石弓,却能没入百二十步外,虽不中靶,却也胜了一筹……”
这话就有点往禁军脸上贴金了,大顺的两石弓是强,能比辽国马弓射的更远些。但射得远射不中也无济于事啊,所以在射箭一事上,肯定是辽国占优的。6承启也没有不承认,而是当场说道:“辽国弓马立国,确实在弓马一道上,略胜大顺。只是战场上,并非只靠弓马。”
言下之意便是你不要惹我,我现在可是不怕你了。确实,有洪祥式步枪、子母炮在手的6承启,又岂会惧怕辽国?
霍四感慨道:“我堂堂华夏,善射之人何其多?契丹人自小习弓马,强些又能何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