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开始借鉴其他文献中的数据分析,撰写自己的描述部分。
这次确实是借鉴他人观点的成分居多,毕竟理论方面是他的短板之处。
在这一部分,他打算挑几篇行业大佬的文献引用。
虽然这样会打乱参考文献的引用顺序,增加改文章的工作量,但只要文章能顺利发表,都是值得的。
当然,借鉴的只是别人的观点,还要把那些观点融合到自身的体系当中,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
在撰写的过程中,许秋和学姐、学妹开了几次小会进行讨论。
说是讨论,其实主要是他在讲,另外两人在听,内容就是他这段时间总结的机理方面的知识。
最终,经过一番艰难的数据分析过程,许秋得到的两个主要结论:
其一,对比不同侧链下的P4T分子,PCE11单独组分和共混体系的荧光寿命比值最高,表明其电荷拆分效率最高,可以归因于其优异的共混薄膜形貌。
其二,对比四个体系下,单独组分薄膜荧光寿命的绝对数值,PCE11体系的最长,表明其电荷复合程度最低。
这么改过一遍,许秋都觉得自己的文章的档次,又增加了几分。
果然,在科研圈友好的学术交流还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他也再次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对于这些理论方面的知识仍然有待加强,他和那些在有机光伏领域行业浸淫十数年的行业大佬们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今后,理论和实践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
周四上午的时候,魏老师来216找许秋问了一句:“文章改的怎么样了?”
“还在补描述部分,因为涉及到理论分析,要查阅不少文献,比较消耗时间,现在TRPL的部分基本完成,这周日之前应该可以全部弄好。”许秋回复道。
“没事,不急。”魏兴思笑了笑,随口提了一句:
“田晴上次投的那篇文章,审稿人里有一个专门做CELIV研究的,Ronald,他们组研究了这个方法都有十几年,开发出好几种改进的CELIV测试方法,说有兴趣和我们合作,把这些方法推广给我们。”
许秋点了点头,心中了然,有机光伏和钙钛矿领域国内主流是用SCLC,会CELIV测试的不多,像Ronald这样专攻一项实验技术的研究者,比较喜欢把他的实验手段拓展至各个领域之中,这或许就是对方主动找上门来的原因。
想到这里,许秋灵机一动,说道:“魏老师,我觉得我们也有必要进一步拓宽一下测试渠道,包括前几天测的瞬态荧光光谱TRPL,以及瞬态光吸收光谱TAS这些理论分析手段。”顿了顿,他继续道:
“我觉得未来想要做出非常好的工作,理论方面的支持必不可少。”
“嗯,”魏兴思沉吟片刻,说道:“买一台TRPL仪器,估计20万左右吧,你觉得我们有必要买吗?”
“我觉得,有必要。”许秋认真回道。‘看来魏老师内心也早就有了一些想法,不然不可能直接就提出来要买仪器,而且还掌握了大致的报价。’
“行,我再考虑考虑,TAS就算了,那个太贵了,我想办法找找有没有合作的机会,估计要走国外的关系。”魏兴思走之前,补充道:
“反正做实验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难题,及时和我提,你们就安心做实验,实现自己的想法,我来帮你们扫除其他障碍。”
……
接下来,许秋继续工作。
他将四大体系最优器件对应的暗态J-V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
先将横轴零点处的数据进行归零化,然后将坐标轴横轴左侧的数据取绝对值,这是因为此处的电流密度是负数,最后对原点外的其他数据取对数。
得到的曲线,整体像是一个弯曲的V型曲线,通常考察其在横轴左侧的部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曲线形态分别受漏电流、复合电流、串联电阻的主导。
之后是数据分析,本来许秋已经做好了持久战的打算,可在阅读过相关文献过后,发现难度并不高,至少比TRPL分析起来简单多了。
只需要绘制好图片,将图片放入正文中,如实描述一遍,最后再加上一句“暗态J-V曲线正常”即可。
该引用的文献还是要引用的,反正之前写TRPL的时候,文献顺序已经乱了,不介意再多插几篇进去。
期刊一般也不太会限制文章参考文献的引用数量,不过也是有潜规则的。
比如,有机光伏领域平均一篇文章引用50篇左右,大部分的引用都在引言部分,会占到30-40篇,剩下的部分则分散在正文的各个表征手段,引用了别人的观点,就要标注出处。
当然,不同领域也会有差异,像段云的热电领域在25篇左右,吴菲菲的钙钛矿领域在30篇左右。
完成暗态J-V曲线部分后,许秋也弄明白了暗态J-V的一大重要作用——
用来辅助证明亮态J-V数据的可靠性。
如果器件的性能非常好,像PCE11这样光电转化效率超过11%的,它对应得暗态J-V曲线一定是正常的。
假如曲线形态不是很正常,那么别人自然就会怀疑亮态J-V曲线数据的真实性。
期刊的档次越高,审查越严格,对数据完备性也就高,造假的难度也就越高。
……
周日,许秋把修改稿交给魏老师,两人又一起改了几个版本,这才将最终版本回传给编辑。
历时一周,AEM文章大改终于落下帷幕,这也是许秋改文章改的时间最长,最艰难的一次。
‘希望文章可以顺利接收。’许秋想了想,寒假回来,遇到了好多的事情,之前规划好的实验节奏完全被打乱。
‘但愿下周不会再遇到什么幺蛾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