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举报着逐渐少了,凌云估计即便有漏网之鱼也屈指可数,遂不再追查。
张绣一家被押到大街之上,董君历数其罪状,宣判其全家抄斩。
张任见此情景,向凌云求情,想求凌云放了张绣的子嗣,为张家留一条根。凌云岂能留下后患,当初张绣兴兵之时,凌云给过他机会,让他退兵。而张绣仗着势大太能装b了,凌云就是想让他知道什么是后悔,就想想杀他全家给天下的诸侯看看,将来或许他们就是这样的下场。
张任尽了心思,遭到凌云拒绝后,他也无话可说,必将张绣做得太过分了。凌云现在疯狂的报复,谁都可以理解。
张绣一家数十口被斩杀于长街之上,张绣最后一个被斩,他眼睁睁地看着眼前景象,后悔莫及。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当大刀向他砍来的时候,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行刑之后,凌云又处决了一批宛城的官员,其家财全部充公。而后,凌云出榜安民,公告天下。
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发生第二次,这次幸亏他拖延了一段时间,又恰好有购买军士的名额。如果将来再发生类似的情况,谁也不敢保证是否能逢凶化吉。所以凌云才使用雷霆手段,让世人看看,想要袭杀的他的人会得到什么下场。让那些敌队势力看看,跟着那些和自己作对的人到底会有怎样的下场。
尽管现在杀的人多些,但凌云相信,有了这次教训,以后会少死很多人。
血洗宛城之后,凌云任命董君为主将,领一万兵马镇守宛城。
三日后,凌云率领大队人马离开宛城向豫州继续进发。
天气逐渐转冷,已近初冬季节。
一路上兵马行进速度并不快,豫州战事进展稳定,凌云顺便在沿途考察民情。
公告传播的速度极快,凌云在路上数次听闻军士禀报,当地百姓对宛城之事都已知晓。出乎凌云意料之外的是,居然没有百姓对此有何微辞。百姓普遍都认为是张绣自己引火烧身,不识时务,基本上就是吃饱了撑的。甚至很多百姓都为凌云当时的处境捏了一把冷汗,若是凌州牧有何闪失,那么他所治下的地盘是否还会出现大乱的情况呢。百姓都不想再经战乱之苦,在内心深处都盼望凌云平安。
血屠宛城一事也传到了一些诸侯的耳中,那些诸侯不禁暗暗咋舌,他们不是震惊于凌云的狠,而是因为他不但狠,更有狠的本钱。
又过了二十多日,在第一场雪落下之时,凌云赶到了豫州的安丰郡安丰城。
赵云率领手下众将出城将凌云一行人接至城中。如今的赵云已率军占领了豫州的大部分地区。所占各城官员的任命都是通过上报凌云,批准后才实施任命的。
沿途之上,凌云亲眼所见,各地治理井井有条,豫州已同凌云治下其余各城一样步不正轨。
现在的袁术节节败退,整个豫州之地,他仅存两城。眼前豫州将尽数落入凌云之手。
这一段时间,公孙瓒损兵折将,战无不败,接连丢失城池,心中极为窝火。而袁术的另一股势力,孙策一方也拿凌云没有丝毫办法。孙策虽然手下有几员老将,但赵云部下大将更多,而且他还有五万铁甲军,在战场上几乎所向披靡。
袁术眼家无法战胜凌云,已经返回淮南,孙策来助袁术也是被形势所迫,他并未于赵云力拼,而是接连后退。致使豫州之地接连丢失。赵云在短时间内占领大片土地。
凌云将张任、李严等降将介绍给赵云军中诸将,暂由赵云统领诸将。经凌云解说,赵云和张任这才知道二人乃是同门师兄弟。相叙之下,二人一阵叹息。
所叹皆为张绣,如若张绣不倒行逆施,图谋不轨,师兄弟三人同在军中,自可创建一番大功业。
凌云在军中休整了十天,十天之后,凌云令郭嘉分别给袁术、公孙赞和孙策写信,令其三人速速来降。
实际上凌云并未指望这几人能归降,因为三人都是有雄心之人,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决不会低头。
凌云是借此机会造势,令那些早就安插在淮南的人放出口风,把他书信的内容公布于众。
以此给袁术的人马留一点希望,那些人就会期待其主将能如凌云所要求那样率军归降。最终不论袁术等人归降与否,凌云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他的军心。
发出书信的五天后,凌云令赵云率军进攻豫州的最后两城。
其中一城为公孙瓒镇守,一城为孙策镇守。
得知道赵云大军来犯,公孙瓒舍去城池,退入扬州境内,与袁术的兵马会合。
孙策在公孙瓒退走之后,也率军撤出豫州,审时度势,他考虑到此时不宜再帮助袁术对抗凌云。
他走得更彻底,离开豫州之后,派人向袁术报了个信,谎说老家曲阿遭到严白虎的攻击,不得不回去相救。
实际上,山贼严白虎一直没有停止过骚扰曲阿,按孙策所留的镇守曲阿的兵马足以抵抗严白虎。
既然收到凌云的书信,孙策不想再为袁术卖命,此时袁术的兵力已经对他构不成威胁了。
公孙瓒和孙策的离去,让赵云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二城。
至此,豫州全境完全划入凌云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