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荆州士族的选择(2 / 2)

不只是元皓,听到甘宁说出真相之后,殿内的众将士脸上神情变幻,生动的很。

谁也没想到,甘宁、步骛竟然真的是在孤军作战。

之前,新罗王使人散播谣言的时候,众人还以为那是新罗王使出的诡计,没曾想,真正的真相远远比谎言更要荒诞……

新罗王城面临着新的危急,据悉,黄巾巨寇管亥与新罗大军联手,正往王都而来,大战一触即发。

下邳,步骛破城,掳获新罗王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李贤耳中。

新罗虽小,却也是辽东以南有数的三大邦国之一。

步骛、甘宁能够取得如此战功,这在之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大功已然立下,在青州援军的增援下,甘宁、步骛守住王都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毕竟,前些时日李贤调派的援军足有一万人。

两万大军,足以应付数倍于己的敌人!

对这一点,李贤很有信心。

王宫之中,刘协听到捷报,彻夜难免。

开疆拓土,征服异邦,这可是刘协做梦都想做的事情,眼下,他这个天子未能完成的梦想竟然在李贤手中实现了,这让他情何以堪?

吞并幽、并之地,又从曹操手中夺了半个南阳,李贤的势力范围快速膨胀起来。

荆州,刘表暴亡,刘备接收了刘表的五成军力,剩下来的五成,刘表的两个儿子只继承了三成。

荆州重地江夏为江东孙氏占据,襄阳落入青州手中,益州刘璋趁机出兵占了巫县,在益州军意图扩大战果之际,刘备出手了!

相对于强大的青州军,一心复仇的江东军,刘璋的益州军显然是一个较弱的存在。

刘备甫一上任,正是需要立威的时候,益州军一头撞进来,正好适合刘备大显身手。

益州军轻敌冒进,关羽设下埋伏,当场击溃一万益州军,斩首近千,俘虏三千有余,此役过后,刘备在荆州地位渐渐稳。

其实,关于刘表的死因,荆州众说纷纭。

有人说刘表是“箭伤发作”而亡,也有人说刘表是吃了毒药,被人害死,更有甚者将矛头对准刘备,直言刘备才是幕后主使。

没有证据,所有的猜测都只能是猜测。

刘备在荆州并无根基,又得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欣赏,这样结合,恰好符合荆州土著的要求。

百年来,荆州已经形成了一股极强的地方势力,他们极为排外。

刘表上任之初,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让本地势力接受了他。

眼下,刘备意气风发,自然也要征得各大家族的承认。

庞、黄、蔡、蒯、马、习、杨,这七大家族在荆州拥有举足轻重的力量,毫不客气地说,荆州可以没有刘表,但是,却不能没有他们。

比起徐州的糜氏,荆州的七大家族并不以钱财、私兵见长,他们以子弟出名。

如庞德公、庞统、黄承彦、蔡瑁、蒯越、蒯良、蒯祺、马良、马谡、习祯、习珍、杨虑、杨仪、杨这些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诺大的名头。

单以子弟的影响而言,荆州冠绝天下。

要知道,青州徐庶也曾在荆州求过学!

水镜先生司马徽不曾出仕,却在士林之中拥有偌大的名头,荆州文风之盛也是世人皆知。

刘备入主荆州,首先摆出一副虚心纳谏的模样。

“荆州飘摇,诸位何以教我?”

蒯良夸夸其谈,嘴里道:“行仁政,守礼法,抚百姓,兴文教,这是长久之道,只要使君按部就班,荆州当可平安无事”。

蒯越提出了不同意见:“非也,仁政只是远水,难解近渴,使君,乱臣当用重典,青州、江东虽强,可我荆州却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只要整个军力,荆州谁也不惧”。

刘备来了兴趣:“异度有何高见?”

蒯越意气风发:“使君可修书一封,传与刘琦、刘琮两位公子,直言孙策之害,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想必两位公子定会摒弃前嫌,赴会而来,那时候,使君可以收编其部属!”

刘备颇为意动,蒯氏兄弟二人意见相左,一个劝刘备徐徐图之,另外一个却让他当机立断。

蒯良也好,蒯越也罢,二人都不是蠢人,他们此言,必有用意。

只是片刻,刘备便醒悟起来,这定然是荆州大族对他的考校。

如果刘备答的不好,只怕会受到桎梏。

想到这里,刘备嘴里道:“柔(蒯良)之言,雍季之论也。异度(蒯越)之计,臼犯之谋也。”

这话也就是说,刘备会用蒯越的权谋诡诈来解决当前的危急,用蒯良王道之策来实现长治久安。

此番会谈,马氏也参与其中。

刘备所言深得人心,众人相视一笑,当即表示,会倾力支持刘备。

双方可谓可取所需。

辗转多年之后,刘备终于再次有了容身之处,而且还是荆州这等富庶之地,想一想就令人激动,而荆州士族也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人选。

无论刘表的死因如何,面对咄咄逼人的李贤、孙策,荆州都必须作出决断。

是俯首投靠还是死战到底,荆州士族早已经有了默认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