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影评(1 / 2)

第二天约翰睡到自然醒,将早餐与午餐合成了一顿,老美的食物乏善可陈,换来换去就那么点花样,与华夏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但好在他有1986年的木桐,不至于让午餐那么索然无味。

古人用诗词下酒,约翰没那样的才华和风趣,他只能用报刊下酒,顺便关注一下《偷天情缘》的新闻。

90年代初期的传媒还是以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为主。至于网络传媒90年代中后期才会开始。而“第四媒体”的概念要到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才被正式提出来。

所以90年代初期想要了解外面的世界,唯一的办法就是看电视、听广播、或者看报刊。

约翰随手拿起一份《纽约客》观看起来,在翻到电影版面时,约翰心里突然惊讶了一下,因为他看到了有关《偷天情缘》的影评。

《纽约客》的艺术评论非常出名,影响力能覆盖到美国其它城市,可以豪不夸张的说,《纽约客》评论什么,人们就会谈论什么。而《纽约客》的评论之所以这样出名,是因为写下这些评论的作家他们本身就是名人,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而约翰也正是因为《偷天情缘》居然出现在影响力这么大的《纽约客》上,所以他感到意外。

约翰带着一丝意外的心情,看着《纽约客》上有关《偷天情缘》的影评,当他看到影评人是宝琳·凯尔时,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

宝琳·凯尔可以说是20世纪下半叶顶级影评人之一,影评界的殿堂级人物。约翰的作品能被这样的顶级影评人看上,可以说十分有幸,但也可以说十分悲剧。因为这位老太太可是以直率著称。

什么是直率?

直率就是不给面子,毫不留情。

当约翰看到《纽约客》上有《偷天情缘》的影评时,除了意外但并不担心,因为《纽约客》怎么说也是民主党的咽喉,所以不会让他太难堪。但当他看到影评人是宝琳·凯尔后,他开始有了担心。

这位老太太可以说直率得谁的面子都不给,好莱坞被她辛辣逼人的文字讽刺过的巨导不是一个二个。大导演伍迪·艾伦曾经就因为《星辰往事》被她鞭挞过。

而且这为老太太最直率的是,就连同行的面子也不给。当年她讽刺伍迪·艾伦的《星辰往事》时,完全不顾另一位影评界殿堂级人物朱迪丝·克里斯特对《星辰往事》的喜爱,当时朱迪斯·克里斯甚至还亲自串客电影中的角色,就是这样宝琳·凯尔依旧把伍迪艾伦鞭挞的血淋淋的。

所以约翰看到宝琳·凯尔的名字,他心里就犯怵,他怕这位老太太直率的给《偷天情缘》一个大大的差评,如果真是这样,那会影响到后期电影票房的。

90年代初期,互联网刚刚起步,人人都能做影评人的时代还未到来,这个时候的传统影评人对观众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所以就算是好莱坞顶级电影公司在上映电影时,都得请一些优秀的影评人为影片摇旗呐喊。

当然这种帮助可不免费,它根据影评人的地位和市场号召力收费,优秀影评人一般可以获得几十万美元润笔费,而一般的影评人也有几万到十几万美元不等。

一个暑期档和圣诞档下来,这些影评人最少可以拿到几十万美元的润笔费,可以说90年代中期之前是这些影评人的黄金年代。

但是到了9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兴起,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来临后,发出声音不在是少数人的权威,影评人的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特别是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懂得运用水军后,这些影评人的影响力就一落千丈,到最后只能在颁奖里搞风搞雨。收入也从暑期、圣诞档的润笔费变成了颁奖季的观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