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志在一劳永逸(1 / 2)

曹洪一听也是挺身而出,先不急于言辞。</p>

而是示意侍从展开一幅巢湖地形图,缓缓铺陈于众人眼前。</p>

只见图中河流密布山川跃然于纸上。</p>

可见其中细节十分考究。</p>

而曹洪此时也是声音低沉,语带凝重道:</p>

“禀主公,自吾等前锋踏入巢湖领域。”</p>

“已与东吴水师缠斗九回。”</p>

“彼时,敌军见我军势如破竹,多退守濡须水。”</p>

“欲借地理之便,拖延时日。”</p>

“为此末将不惜率重军杀入濡须水。”</p>

言及于此,曹洪面容微黯。</p>

眉宇间凝结着无奈与焦灼道:</p>

“我军虽所向披靡,深入濡须。”</p>

“却屡遭敌军钳形围攻,故此不得不退。”</p>

“而我军甫一退兵,江东水军又会折返追来。”</p>

“敌退我进,我退敌追,如此往复,似无尽头。”</p>

“故而,直至主公率大军亲至。”</p>

“所见唯有我军隔湖对峙,僵持不下”</p>

随着曹洪的指引,众人目光逐一审视那幅地图。</p>

顿时心中豁然开朗,却又不免暗自惊叹。</p>

巢湖北倚,濡须水蜿蜒南北。</p>

恰似自然设下的天堑,南衔巢湖,北通长江。</p>

更棘手的是,那河口窄小,其后两山环伺。</p>

恰如天门紧闭,守则滴水不漏,攻则危机四伏。</p>

东侧含山,西侧寇山,两峰夹峙。</p>

濡须水从中穿梭,形成天然要塞。</p>

而曹操凝视着地图,眼中闪过一丝玩味,心中却是五味杂陈。</p>

这濡须水,看似平常,实则凶险异常。</p>

一水道竟需穿越两山门户,稍有不慎,便是腹背受敌。</p>

攻之,则恐遭前后夹击,退之,则可能陷入绝境。</p>

一旦濡须坞中的东吴水师倾巢而出。</p>

深入者或将万劫不复。</p>

此情此景,让在场众人的面容也是显得愈发复杂。</p>

就连司马德此时也是面露疑色。</p>

心中暗自嘀咕:这濡须水,简直是天然的防御奇观。</p>

若江东一方死守着濡须坞。</p>

岂不是成了战场上的永不沉的航母?</p>

可若曹军果真能攻克这等要害之地。</p>

对孙权而言,无疑如晴天霹雳!</p>

一时间,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又纠结的气息。</p>

一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在这小小舱室里悄然铺开。</p>

每个人都明白,接下来的每一个决策。</p>

都将影响着战局的走向,乃至天下大势。</p>

然而,面对濡须口那份与生俱来的地利之便。</p>

即便是司马德,也不得不在内心深处承认。</p>

这里实乃天赐江东的一处险塞之地。</p>

不说是守易攻难,也得是万夫莫摧了!</p>

所以这也不能怪曹洪不行。</p>

这种局面,就是换作在另一个时空中,威震华夏的关云长。</p>

恐怕也只能与江东大军在此地僵持不下,难越雷池半步。</p>

至于一举拿下濡须渡,或者分兵进攻含山、寇山两侧的战略构想。</p>

此时无异于天方夜谭。</p>

曹操麾下如今虽有二十万雄师,可孙权也是坐拥十万精兵。</p>

并非是那种兵力十分悬殊的情况。</p>

光是攻打两侧山峰,就需要数倍的兵力。</p>

江东军踞高临下,曹军仰攻。</p>

这得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拿下。</p>

再者含山、寇山非同寻常山岭。</p>

水源不可轻易被截,非如马谡失街亭般水源可断。</p>

曹军即便有心断水,也是无计可施。</p>

而倚靠濡须坞的江东军水源充沛。</p>

且能不断获得身后援军支持,堪称坚如磐石。</p>

即便曹操不惜代价,曹军士卒英勇赴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