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大明军衔(1 / 2)

明朝的武举与科举一样,都是从秀才、举人、进士三级跳,但却没有殿试。

考试的内容也简单,骑射和默写武经,选拔的只是将才,勐将,而不是帅才。

“那应该如何?”

众人不解。

“文有国子监,武应当有演武堂。”

皇帝沉声道:“凡中武举人者,须入演武堂进修两年,再参加会试。”

所谓的演武堂,自然就是随军学堂的升级版。

随军学堂这些年操办以来,最大的作用就对军队进行了扫盲教育,从而使得大部分的兵卒,最少认得五百个字。

这在京营之中格外的显着。

但为将者可不能光认识字,后勤,地图,布阵,扎营、鼓舞士气等问题上,还需要学习和培养。

当然,这在乱世之中自然是锥入囊中,轻易的显现出来,而太平年间则需要培养。

成体系地培养。

明朝武将是世袭的,几百万卫所之中,总归能出一些良将,如戚继光,李如松等,但付出的代价却是高昂,得不偿失。

想到这里,除了民初的一些开国将领外,中后期的名将几乎屈指可数,承平是假话,蒙古人的威胁贯穿明朝300年。

“为鼓舞士气,武举应当也该有会试,夸耀游街。”

“陛下,以文驭武才是国策啊!”

到了这时,张慎言忍不住开口了。

一旁的内阁几人虽然没有附和,但却持默认态度。

“军备废驰,武将跋扈,福王监国时的境况忘了?”

朱谊汐不喜道。

这些文人,有时候自己喜欢斗,但这时又一致对外,想着压制武夫,也不想想这是什么时候。

“好了,文武扶持,大明才能昌盛,不要再说了。”

皇帝不悦道。

“陛下,您说的演武堂,不知文举人能否报名?”

赵舒并非直面刚,而是选择暗度陈仓,拱手笑道。

“哦?”

朱谊汐一愣,瞅了瞅这位首辅,突然就笑了:“自然可以。”

“就算是状元郎,也能再去演武堂,要是能拿文武双状元,我也无话可说。”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相较于文章的好坏,武艺的高低是可以比出来的,骑马,弯弓,这些可都要真人上马去比。

内阁、六部也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最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留了下来。

武举的举行刻不容缓,秀才举人的选拔后,总不可能放任不管,让他们闲置在民间吧?

以前是有卫所维护秩序,这些人根本就没了位置,如今镇戍制出台,这些人自然有了用武之地。

“陛下,县巡捕营为从七品,可由秀才、举人充任,而府之巡捕营,可由武进士担任。”

吕大器倒是直接开口,大方的很。

要知道文进士出来,也不过是七品的知县,而区区武秀才、举人,就足能担任从七品,显得极为大方。

当然,这也是文贵武贱的缩影,到了清朝,武状元直接授官正三品的参将,如果是文职,就显得极为夸张了,但文官习以为常。

“可——”

皇帝点点头,默认了。

不过,他还是补充道:“如今各县、府之巡捕营正,可从伤残军官调出,也可让京营拨出……”按照惯例,出京高一级,京营的队正,就可以直接担任一县巡捕营正了,其诱惑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