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玺也松了口气,一路上也碰到过三两回了,这位游击还算听话。
回去的路上,他瞧见了昔日的同伴。
整只队伍由五百只雪橇,一千来头驽马,数十头猎犬组成,赶车推动的有两千人,都是和他一样,在盛京城被卖的汉八旗。
作为俘虏,他们依旧在干苦活,为自己赎罪。
看守他们,并且随同的兵马,就有一千来人。
不过他们好歹也曾经为汉人,倒是没怎么虐待,只是要经常劳作,例如此次运货。
来自于渤海的物资,将从辽河口送至辽阳,然后被后面人接力,送至沈阳。
因为物资多,所以像他们这样的队伍有数支,在后面依次行进。
这是辽河封冻后的最好选择。
很快,又经过几日,终于来到了辽河口。
海面上没有丝毫的船只。
海面只是略有薄冰,显然开动并不困难,曹玺一愣。
“你们终于来了。”
驻守辽河口的大将松了口气,然后招呼所有人卸货。
原来所有的物资,都堆积在了城堡中。
“蜂窝煤十万块,棉衣棉鞋三万套,酒五千坛……”
游击将军拿着清单,一遍让人细数着,一边感叹:“东西也忒多了,看来多准备几只队伍很有必要的……”
“那是,接下来几天还有船会到,你们得快点。”
不过,看到大量的酒水时,他就忍不住吞了吐唾沫,口渴难耐。
可惜,一旁的军法官一丝不苟地盯着物资,后续到辽阳还得对账,他可不敢瞎搞。
很快五百辆雪橇装载着满满当当,并且登记造册,细目一看,却不及物资的三成。
曹玺看着黑漆漆的蜂窝煤,忍不住地眼皮跳了跳。
在这冻死人的辽东,蜂窝煤是最好的燃料,比木柴强多了。
辽东开采的煤矿较少,或者说满清没有用煤的习惯,所以还需要从北京运煤过来,但只要过了年化冻,煤炭就能大规模开采了。
可惜,这不是他们这群俘虏们能想的。
待蚂蚁搬家似的将大量物资运输北上,沈阳的物资也渐渐充沛起来,也有余力支援战场前线的开原、铁岭。
实际上,在火炕被普及后,只要柴火足够,很难有冻死人的,唯独就是消耗量太大,需要经常去野外砍柴。
但开原这样的前线城堡,哪里有兵力和时间去弄柴火?只能靠着沈阳输送煤炭救急。
十万块蜂窝煤,酒水,棉衣等,沈阳一块也留不住,得全部北送。
陈永福缩在房间中,地龙烧得火热,他脱掉一件外衣,看着窗外持续不断地雪花,忍不住叹道:
“辽东的雪与北京又不同,大片大片的落下,还不干燥,湿气极重……”
“能坚持就不错了。”
李继武自顾自地喝起酒来,吧唧嘴:“对了,朝廷要咱们干嘛来着?”
“组织民屯点。”
一旁的吴三桂说道:“这次还到达不少的种子,说是朝廷特地为辽东准备的。”
“没错,叫做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