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我大周军接连灭亡大辽、高丽的喜讯传至国内后,泰山一带的乡绅百姓十万人,联名上书,恳请陛下前往泰山封禅,以向天地彰显陛下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p>
唯陛下裁之!”</p>
此言一出,垂拱殿中众臣纷纷附议,有的大臣说“陛下混一宇内,收燕云、河西、安南等汉唐时故地,辟中亚、高丽等新地,功业已在秦皇、汉武之上”。</p>
有的大臣说“陛下文治武功俱佳,百姓富裕、国库丰盈而吏治清明、法治井然,我大周“开熙盛世”已超大汉“文景之治”、大唐“开元盛世”多矣”。</p>
有的大臣说“大周已是拥二百余藩属国的宗主国、天下第一强国,陛下前往泰山封禅,可在百姓中彰显皇威,有利于国内各民族对大周社稷的认同。</p>
有利于在各藩属国中提升宗主国的神圣与威严。”</p>
自秦始皇取“三皇五帝”之意独创出“皇帝”,华夏之民皆认为皇帝乃天子,“受命于天”。</p>
而中华文明中又极为看重“天人合一”,只有具丰功伟绩的皇帝,才有资格封禅泰山、代表施政得到上天的肯定。</p>
在柴宗训之前,历朝历代总共只有五位皇帝封禅泰山,为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和唐玄宗。</p>
《封禅书》载:“秦始皇于二十八年,东封泰山;汉武帝元封元年三月,封禅泰山,后七次复封、修封泰山;光武帝东汉建武三十二年刘秀封禅泰山;唐高宗鳞德二年封禅泰山,与前世不同,皇后参与祭祀亚献、终献;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东封泰山。”</p>
柴宗训听众臣说了一阵儿,有些动心想要就此前去泰山封禅,然而想到吐蕃、大理及高昌、于阗等地还未收归国土,而自己的年岁尚轻,不如等以后更合适的时机再去封禅。</p>
柴宗训道:</p>
“众位爱卿,如今我大周帝国国势方兴,未来要做到的壮举还有很多。</p>
譬如,鲜卑利亚末收,辽主耶律贤尚不知去向,大理、高昌、于阗等国未纳入版图。</p>
这泰山封禅嘛,待朕开疆扩土的步伐稍缓时,再往不迟。”</p>
数名重臣出班劝说了皇帝一阵儿,柴宗训皆不允,众臣只得作罢。</p>
退朝后,柴宗训往宝慈殿,陪符太后及二后八妃用午膳。</p>
膳后闲聊时,符太后道:</p>
“皇儿,母后有一小事与你商量:</p>
前些日子,李总管以年事已高为由,向母后请求告老还乡,母后已答允了。</p>
李总管自太宗时服侍母后,已历三十年,劳苦功高,母后想要奖赏他一番。”</p>
大内总管李福乃太祖时的近侍老臣,生于后梁开平三年(九O九年),今年已七十四岁。</p>
太宗登极后,以李福为大内总管。显德六年,助柴宗训与符太后除去赵逆立功后,一直忠贞恭谨无比。</p>
(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