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以为,应当尽快调集兵力,以快打快,否则一旦这些贼兵中出了一个各方认可的头目,怕是短时间内难以根治。”石光珠及时开口,想把话题引开。</p>
“不知石大人以为,应该从何处调兵啊?”永正帝也意识到,这事儿没法再拖,此时追究哪个或者处理哪个都没啥意义,当务之急是调兵干活。</p>
“陛下,如今京营三大营经过了一番整治,战力恢复不少,微臣的建议,是调拨五军营三万人,再加上神机营五千精锐、三千营三千精骑。</p>
有了这些兵马,一月之内即可到达平乱,不过在这些时间里,还是要请陛下下旨,严令各地紧守城池,保证乱象不再深入。</p>
只要入不了城,得不到足够的补给,所谓的‘百万贼势’不过是镜花水月,毕竟吃饱了才能打仗,饿着肚子迟早溃散。”别说,石光珠的意见还算靠谱。</p>
唯一的问题就是......</p>
“石大人,你这一张嘴就是四万大军,再加上征调民夫与各地供应,怕是人数再翻一倍都打不住,如此巨大的行动,粮饷何来?”户部尚书江兴恼火的吼道。</p>
“江大人,兄弟我是粗人,只会打仗,后勤方面一直都是兵部在打理,具体情况还请向王大人咨询。”牛继宗及时开口,轻飘飘的就把皮球踢走了。</p>
“你——”江兴差点被怼的憋过气去,但又只能忍着,一方面人家说的是事实,另一方面这次得用武勋,那就只能客气点。</p>
“牛爱卿,刚刚石爱卿所说,确为老成谋国之言,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江南方面只靠各地自守,怕是很难撑得住。”永正帝难得客气了起来。</p>
“陛下,平远伯卫旭以及他的金陵卫就在江南腹心,若是能够允他组织兵力,至少......”欠了卫旭大人情的柳芳开口说道。</p>
“柳大人所言有理,但金陵本为江南腹心之地,一支精锐之师镇着,朝廷也能放心一点,万一大军调走后有什么闪失,怕是会天下震动。”没等他他说完就被沈言打断了。</p>
有意思的是,就在柳芳开口建议的时候,只有侯孝康试图开口支持,朝堂上其他人全都没有说话的意思,文官方面可以理解,武勋的表现就耐人寻味了。</p>
说起来,这个问题还真就是卫旭自己造成的。</p>
就在他获封平远伯的时候,牛奔、柳栋还有侯飞带走了三个千户兵力,因为三人调任的位置都在北地,干脆合为一处,三千余大军浩浩荡荡的开赴北疆。</p>
结果牛奔还好,他本就在金陵卫干了两年,早已习惯了,柳栋和侯飞完全被这些士兵的精锐程度镇住了!</p>
哪怕是数千里的长途行军,这些士兵依然能够自发的保持住阵型,看架势随时都能转入作战状态,虽然军官都被抽调,但他们很自然的就以职务最高者为核心重新完成了组织。</p>
急切之下,两人全都以最快的速度把情况报到家里,大军经过北直隶的时候,六大国公承爵人乃至在京勋贵家主全都找了个合适的机会就近观察,然后他们也被镇住了。</p>
套用当时马尚的评价,“这些士兵每一个放在我们手里,都能算得上伍长甚至小旗,只要稍加整合就是一支铁军,除了粮饷消耗过大之外,几乎没有毛病。”</p>
消息传出之后,所有人都看出了卫旭的带兵、练兵能力,以至于整个武勋、文官阵营罕见的迅速达成了默契,不能让这小子再动了,如果可以的话,让他老死在金陵就好了。</p>
柳芳和侯孝康之所以愿意帮忙说话,根本原因也不是什么欠了人情,而是两人的主力被调动,负责人不论是谁,损失大了两人都心疼。</p>
这时候如果能有一支本地强军配合,胜率自然可以大幅度提升,到时候若是立了功,他俩作为两营主将,好处自然少不了。</p>
结果在看到如此统一的态度之后,两人对望一眼,都没再说话。</p>
再有一点,哪怕这时候边疆并无战事,哪怕是理论上的大顺朝最强战力四大边军全都闲着,朝堂上没有一个人提过要调他们平叛,包括武勋阵营也没有。</p>
“柳爱卿、沈爱卿所说都是谋国之言,不如折中一下,命平远伯卫旭就地组织兵力,保证金陵不失;待大军一到,能够及时组织反攻。</p>
兵力就以刚刚石爱卿所言,以五军都督府右军都督陈瑞文为主将,即刻发兵平定叛乱,兵部、户部协同署理,确保大军粮饷万无一失!”永正帝最后收尾。</p>
“吾皇圣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