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束脩(1 / 2)

明朝大官人 青衣行 2018 字 9个月前

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雨雾笼罩着这个不大的村庄。</p>

从村头到村尾,已经是漆黑一片,只有村西头的一家,窗户上人影晃动,透出昏黄的微光。</p>

屋内的土炕上,放着一张擦拭得很是干净的桌子,桌子上,是一盏摇曳的老油灯。</p>

几个人围坐在一旁,都没有说话。</p>

炕头盘腿坐着的,是个看上去五十左右岁的老头,脸上刀凿斧刻。</p>

一双略有些浑浊的眼睛瞪着油灯,手里却不紧不慢地从烟口袋里挖上了满满一锅旱烟,用大拇指一下一下按着。</p>

“他爹,你究竟是怎么想的,大郎二郎都在,你就说说吧——”</p>

一旁同样是满脸风霜的妇人用手中的锥子划了划鬓角,又用力地纳起手中的鞋底来。</p>

老头把装得瓷瓷实实的烟锅就着油灯点着,深深吸了一口,一股浓浓的烟雾顺着鼻子喷了出来。</p>

“这事吧,关系到咱们老陈家的前程,也关系着老三的性命——”</p>

说到这里,老陈头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p>

“你就说吧,爹!”</p>

一旁说话的,是个十七八的青年。</p>

“唉——”老陈头叹了一口气,“我打算让老三去念书!”</p>

念书?</p>

两个青年都有些惊异,念书?</p>

这可是件天大的事儿!</p>

“怎么着——你俩当哥哥的有想法儿?”</p>

“没有没有,我才懒得念书呢,我想去从军——”</p>

“你个小兔崽子!”老陈头的眼睛一下子就瞪圆了。</p>

妇人也嗔怪地给了他一巴掌:“胡说什么,那些军户有什么好当的?”</p>

年纪大一些的青年,倒是没有对自家弟弟的想法表示什么不满:“爹,你想让三郎去念书?”</p>

老陈头瞟了一眼对面的屋子:“是啊,半年前你弟弟就想去念书,我不让,结果三天前就投了河,虽说是救过来了,可看上去痴痴呆呆的,也没说上几句话,就像个哑巴!”</p>

妇人也跟着叹气,伸手抹了抹眼角。</p>

“总不能就这么糟践了吧,你俩也大了,也都说说——老大,你先说!”</p>

陈家大郎攥着拳头,好半晌没说话。</p>

油灯的火苗突突地跳起来,妇人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拿着剪子剪去灯花。</p>

“爹,你让老三去念书,我没啥说的,不过咱们这里离着县城几十里路,听说那里的社学不错,有钱人家的孩子,都送到那里去,可是咱家——”</p>

“社学咱不去,去冯家庄!”</p>

“冯家庄——你是说冯家的私塾啊?”</p>

老陈头点头。</p>

私塾,是相对于公学来说的。</p>

设在县城的社学,就是最基层的公学了。</p>

县城以下,有些村镇有些富户,会筹集起银子,赁请先生来教授族中孩子。</p>

像陈家庄这样的村子,一村子里能认识几个字的,一巴掌都数得出来。</p>

社学路途遥远不说,离着村子几十里路,还大多都是荒郊野地。</p>

最主要的,是要银子。</p>

这个时候社学的学费,就是银子。</p>

一年五两银子。</p>

老陈头一家几口辛辛苦苦忙活上一年,也见不到一两银子,能哄弄个肚圆儿,就不错了。</p>

“咱们也不指着老三考上个秀才,只要能认上几个字,过上一两年,托人在镇上给他找个差事——”</p>

“亲兄弟明算账,我这当爹的没啥本事,只能把话说在前头,老三念了书,这家产就没他的事儿了,不过这样,你们兄弟俩也吃着亏呢,所以我和你娘商量着和你俩先说说!”</p>

“我不要什么家产,我说了,我要去从军!”</p>

陈家二郎坚持自己的想法,结果干脆没人理他。</p>

“老大,按理说你岁数也不小了,应该给你张罗一门亲事了,可是老三——唉!”</p>

老陈头半低着头,开始吧嗒吧嗒地抽烟。</p>

东边的屋子里,土炕上躺着的,是陈家的老三。</p>

此刻的陈家老三,泪流满面。</p>

三天前,他来到了这个世界。</p>

投河自尽的陈家老三,的确是已经死掉了。</p>

这具身体中的灵魂,来自现代。</p>

陈舟,名牌大学的文科高材生。</p>

十年寒窗,名牌大学,却在毕业的一刻,感觉到了生活深深的寒意。</p>

优秀毕业生被人调包,选调生指标被人挤占,陈舟至今还记得学生处长那鄙视的目光。</p>

失去了这个机会的陈舟,最终也只考了家乡一个三线城市的基层公务员。</p>

做了两年基层公务员,每天朝九晚五,周而复始,却因为没什么背景,被自然而然地边缘化了。</p>

活儿没少干,腿儿没少跑,最终却落了一个“废物”的评价。</p>

“想当官,得先看你家祖坟有没有那股子青烟?!”</p>

那位四十大几岁,依然不过是个副股长的老严,就是这样乜斜着眼对他说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