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青和碧蓝都是崔玉莹的贴身丫鬟,主仆之间感情很深,她们两个出府,只要不带走贵重物品,留个不值钱的物件当作念想是会被允许的。</p>
她们签的都是死契,被打发去了王氏的陪嫁庄子上,就在京都城外不远。</p>
“姑娘,咱们是不是得出府去寻?”</p>
“嗯,是得去一趟。”</p>
孟回很想和带走如意结的碧青面对面谈谈,她觉得碧青肯定知道点儿什么。</p>
每个贴身丫鬟对主子的物件都记得清清楚楚,东西放在哪里,是什么颜色、什么款式,都能顺口道来。</p>
崔玉莹和崔玉蓁一样穷困,物件不多,碧青不可能把那条明显用来配上好玉佩的如意结,当成是崔玉莹的东西带走。</p>
崔大随口说,如意结是他托崔玉莹打的,还没有拿给他,所以才会在崔玉莹院子里。这理由根本不可能成立,因为如意结是案发当晚在竹林丢失的,早就和玉佩配在了一起。</p>
再者说,崔大想要如意结,不找自己院里的丫鬟,不找李姨娘和崔玉薇,干嘛要找上崔玉莹呢?</p>
种种迹象都表明崔大在撒谎,如意结本来就是他自己的。正因为如此,孟回才觉得,碧青肯定是知道点什么,故意带走了那根如意结。</p>
至少,碧青应该知道,崔大和崔玉莹之间的矛盾是从何而起。</p>
“那我这就去禀告夫人一声?”</p>
“好。你跟她说我抄了经,明天想去大姐姐坟上祭拜。路程有点儿远,夜里在她的庄子上歇一晚,隔日再返回府里。”</p>
明天是文府花会,王氏要带崔大、崔二、崔玉薇一起出门,崔老爷多半另有应酬,府里只剩下两个姨娘和一堆丫鬟婆子。孟回留在这儿没什么意义,正好去庄子上找碧青问个究竟。</p>
“这屋里闷得慌,姑娘在外边稍候,我把这儿收拾了就出来。”凝珠让孟回先出了屋,自己手脚麻利地把东西还原。</p>
孟回站在小院里,只觉暖烘烘的太阳都晒不透这里的荒凉。</p>
她原本和崔玉莹没有任何情感上的联系,对于这名年轻姑娘之死,只觉得可叹,觉得凶手和崔府的人可恨,但那些都只是浮于表面的旁观者心态。</p>
当看到箱笼里,那些陈旧却保存完好的衣裳首饰,看到主屋里没做完的针线,还有书房新的旧的笔墨纸砚,她脑海里似乎凝成了一个鲜活的崔玉莹。</p>
这个崔玉莹是她看到的形象,而不是来自崔玉蓁的记忆。</p>
十七岁的崔玉莹瘦弱温柔,善良、多愁善感、还有点儿懦弱。她默默为崔老爷和王氏做衣服做鞋,把遭到的一切不公平对待当一口苦水咽下去,又在眼泪里流出来。从不计较,不记恨。</p>
在孟回看来,这种逆来顺受的性格,哪怕放在这一朝代都不可取。但当她深深感觉到,崔玉莹的温柔和善是融入骨血里的,就不得不打从心底里心疼这个小不了她几岁的姑娘。</p>
孟回因为自己本来就过得惨,很少同情别人。</p>
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她正是被同情的那一个,而她从来都不喜欢被同情。所以,对待有相似经历或者更加艰难的人,她都会报以一种“我理解你但不可怜你”的心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