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天正摇了摇头。</p>
李介宾给他们说道:“李东垣主张从脾胃论治内外病,很多人以为他的成就便是甘温益气升阳,但其实他未局限于此。</p>
他的老师张元素精研《内经》,李时珍称赞自从有《内经》之后,真正能发挥里面的用药精髓的只有张元素,而李东垣所得却早已超越了其师。”</p>
“路天正你虽然能号出脉象,但也只是刚刚入门而已,虽然......现在能达到你这个水平的已经是凤毛麟角了。”</p>
李介宾拿着路天正的手切脉道:“听好了,外感风寒,其病必见左手,左手主表;内伤饮食及饮食不节,必见于右手,右手主里。”</p>
路天正听完手下探寻,右手脉缓?可是这病人不是肾泻吗?难道不是尺脉?</p>
只听李介宾继续讲道:“涩脉,是肺病本脉;代脉,元气不相顺接,脾胃不及之脉。”</p>
“若不甚劳役,惟右关脾脉大而数,谓独大五脉,数中显缓,时一代也。”</p>
侯伟看着李介宾手把手教路天正诊脉,羡慕不得了,恨不能以身代之,可惜他现在连号脉都号不准,更别提这更高水平的脉法了。</p>
而路天正更是吃力,以他的水平,可以精准分辨二十八种脉象,但是李介宾此时教的却是更高层次的变化,他能感觉到李介宾是在带他,他拼尽全力也只是堪堪跟上。</p>
“饮食不节,寒温失所,则先右关胃脉损弱,惟内显脾脉之大数微缓。宿食不消,则独右关脉沉而滑......怎么样,号出来了吗?”</p>
路天正已经是满头大汗,集中精力后艰难点头说:“右关脉迟......”</p>
李介宾满意的笑了笑,送手说:“本经太过,湿邪所伤,当用平胃散加白术、茯苓,或者除湿淡渗之剂......你开吧。”</p>
路天正伸手向笔,但是伸到一半又缩了回来。</p>
李介宾把笔给了侯伟,“平胃散,开!”</p>
侯伟好歹是学过《方剂学》的,平胃散还是会开的,然后就中规中矩的写了一方:</p>
苍术、甘草、厚朴、陈皮、生姜、大枣。</p>
李介宾拿过来后,稍微加减了一下药物,加了白术、茯苓、豆蔻、吴茱萸,让侯伟去抓药煎药去了。</p>
路天正定了定神,突然说道:“其实,如果不这样号脉,大概我也会开平胃散。”</p>
“确实,平胃散本来就是燥湿理气常用方,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即使不明脉法,不查舌象,依旧能看好病的原因。”</p>
李介宾话锋一转问道:“但倘若他是弦脉呢?”</p>
路天正沉思良久说道:“弦脉主肝,风邪所伤,当用甘酸之剂?”</p>
李介宾抚掌大笑:“这就对了,这便是脉法,你已经初入门径了。”</p>
路天正痴痴的看着自己的双手,似乎开启了一扇新大门。</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