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母亲,原主的记忆里完全没有,就算小时候也只是在父亲的钱包里见到过一张小小的黑白色照片。</p>
对于原主父亲的过往,透过模糊的记忆,以及家里的一些信件,他倒是有着足够的了解。</p>
原主父亲早年考入东北大学,有幸成为第一批毕业生。</p>
毕业时由学校选送去了美国麻省理工留学,就读采冶科。</p>
一九三二年回国后,直接进入已经流亡到四九城的东北大学,执教采矿冶金专业。</p>
也结识了当时同在学校任教的妻子。</p>
动荡岁月,命途多舛的东北大学并没安稳多久。</p>
一九三五年,时任清华校长的蒋南翔《告全国民众书》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悲呼。</p>
城内的东北大学号召北大一起行动,这也使得东北大学受到牵连,后继也因此开启了东大再次颠沛流离的艰难历程。</p>
次年在长安,又是东北大学带领队伍请愿纪念“一二九一周年”活动,直接引发“双十二事件”。</p>
之后,校长被监禁,东大也被收编责令南下汴梁。</p>
尽管此时李父的专业已经停课,还是随着东北大学一路辗转,从汴梁,二迁长安。</p>
日军进犯潼关,东北大学不得不再次迁徙,最终西进巴蜀。</p>
在当时三台县长的支持下,得以入驻涪城。</p>
有了中英庚款董事会,以及社会各界资助,东北大学在三台才能继续办学。</p>
一九四〇年原主父母喜结连理,次年秋天妻子怀孕。</p>
一九四二年五月,原主母亲生下一子,也就是原主。</p>
因为缺医少药,原主母亲产后感染,最终因产褥热去世。</p>
将妻子火化后,他给孩子起了名字:李想国,谐音“理想国”。</p>
柏拉图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自制、正义这四种德性。</p>
李父也是语义双关:除了这些品德,还希望他能一颗心向国家,为国奉献。【注】</p>
妻子去世后,原主父亲没有再婚,只是在当地给原主找了个奶妈,帮着自己带孩子。</p>
一九四六年三月,抗战结束,学校终于能够回到东北,迁回了奉天。</p>
李父也借机秘密带着妻子骨灰和孩子,辗转绕道滨江,从解放区返回老家。</p>
将妻子安葬在自家祖坟,就想带着母亲一起回到奉天,一家团聚。</p>
只是适逢一场春寒,他母亲身体突然抱恙。</p>
尽管每天吃着中药,病情却也一直迁延不愈。</p>
这时候又不像后世,随便出门坐车,换高铁或者飞机就能直达。</p>
不光是舟车劳顿,还得穿越封锁区,风险实在有些高。</p>
老太太肯定禁不起这样折腾。</p>
想着时局的风云诡谲,孩子跟着母亲住在解放区,肯定比跟着自己更安稳安全。</p>
外加着也已经看出敌军的疲态,胜利也用不到几年。</p>
所以见孙欣喜的老太太舍不得放下,想让儿子把李想国留在家里。</p>
这么大的孩子她照顾不费什么事,能给她做个伴,还省得拖累儿子。</p>
李父犹豫再三,最终也就答应了。</p>
当初在涪城的时候,李父已经接触并加入了党组织。</p>
这几年,组织上除了让他配合同志们发展新成员,就没有给他别的命令。</p>
外加着自己还有没毕业的一届学生放不下。</p>
所以他只能趁着在家这段时间,家里的房屋修葺改造一番,再添置了一些必要的用品用具。</p>
狠狠心把儿子留在家里,洒泪挥别二人,遗憾地独自返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