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它看上去平平无奇,这道菜可是大有来头,可以说是楚国名菜了。</p>
传说舜帝携女英、娥皇二妃南巡,过江陵(荆州)一带时,娥皇困顿成疾,喉咙肿痛,想要吃鱼但又讨厌鱼刺,于是女英在当地一渔民的指导下,融入自己的厨艺,为娥皇制成鱼糕。娥皇食之,迅速康复。舜帝闻之,大加赞赏。鱼糕从此在荆楚一带广为流传。</p>
春秋战国时,纪南城(楚国国都,纪南城遗址在今荆州城北)南门外有一“百合鲜鱼庄”,楚庄王某日郊游游此鱼庄偶食之而钟爱,遂被引为楚宫庭头道菜。直到清朝,仍出现在宫廷菜中,据说乾隆尝过荆州花糕后脱口而咏:“食鱼不见鱼,可人百合糕。”</p>
南宋末年,鱼糕在荆州各县广为流传,权贵宴请宾客,都把鱼糕作为宴席主菜,清朝时,凡达官贵人和有钱人家婚丧嫁娶、喜庆宴会,都必须烹制鱼糕,以宴宾客。</p>
楚国的贵族喜食甜食,而且当时也有甜食给他们吃。在屈原的《招魂》中就可以看到,他提到了不少吃楚国的甜食:“粔籹蜜饵,有餭些。瑶浆蜜勺,实羽觞些。”</p>
粔籹、蜜饵、粻餭三种食物,都是将米麦蒸、煎或蜜制而成。甘蔗酒是楚国的特色佳酿,甘甜可口,王浩很喜欢喝。</p>
……</p>
“嫱儿,本公子腹中已感饥肠辘辘,速速取些吃食予吾裹腹也!”王浩淡淡朝一边站着的毛嫱吩咐道。</p>
“唯!婢子这便去!”毛嫱脆生生答应道。既然决定追随王浩左右,她也没什么好顾忌的,很快就明确了自己的丫鬟身份。</p>
不一会儿,毛嫱取来一尊曾乙侯鼎,这鼎模样比较奇特,不似一般的鼎。它虽也是用青铜铸成,可看着就没个鼎的样子,它分上下两层,每层都像一个圆盘,两个圆盘间用铜柱支撑。</p>
上面的圆盘摆放食物,下面一个圆盘则摆放木炭,用火折子点燃木炭就可以烧烤食物了。</p>
既然不能做饭,那就烤点麋鹿肉吃吃,喝点甘蔗酒,果子酒也不错。他掏出自己的“飞云匕”把洗干净的鹿肉切成薄片放在曾乙侯鼎的上盘,用火折子生起火烤起来。</p>
“青姑娘,你还愣着做甚,给本少斟酒啊,你忍心让我一个人忙活?你不吃喝吗?”王浩没好气地瞥了一眼在旁边探头张望的阿青凶巴巴说道。</p>
“本女侠又没说不干,你急什么?”阿青不甘示弱地还以颜色道。</p>
一张精致的矮案稳稳地放置在楼船那宽敞明亮的二楼平台之上,仿佛是特意为一场盛宴所准备的舞台。</p>
只见这矮案之上,整齐地摆放着三尊小巧玲珑却又不失庄重威严的小楚鼎,它们散发着淡淡的铜锈气息,似乎在诉说着古老岁月中的故事。此外,还有三副精美的盏箸与之相配,宛如天作之合。</p>
在一旁,三尊造型别致、线条流畅的酒爵正静静地等待着被斟满美酒。时间悄然流逝,不多时,那正在火上炙烤的麋鹿肉便开始发出“滋滋”的声响,金黄色的油脂不断从鲜嫩多汁的肉块中滴落下来,诱人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直钻入人们的鼻腔之中,让人不禁垂涎三尺。</p>
(/93228/93228099/10100515.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