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随着国力提升,大夏已经开始不断向教育方面倾斜资源,徐晋来自后世,自然明白只有教育,才能让一个国家长久的兴盛下去。</p>
虽然暂时还没有能力搞全民义务教育,但徐晋已经力排众议,努力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男女虽然在生理构造上不同,体力上有差异,但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p>
隋唐时期兴起了科举,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也在很大程度加强了中央集权,让更多有能力的寒门学子参政,从而扩大统治基础,总的来说,科举制的意义非常重大,是封建时期最公正的取士之法。</p>
之后的历朝历代无不如此,这里有一个现象,那就是为何参加科举的都是男子,甚少出现女流之辈,其实在大多朝代,并没有明文规定女子不能参加科举,之所以没出现“女秀才”.“女进士”之流,主要原因还在于封建礼教和社会风气。</p>
南宋时,曾有一名叫林幼玉的福建女童参加科举,并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所有考题进入了当时的“神童科”,这也是第一位参加考试的女子,可想而知,其父母要付出多大的勇气。</p>
由于成绩优异,此女得到了宋孝宗的重视,本欲按规矩对其进行封官,但却遭到朝堂上下的一致反对,最终只能给了一个“孺人”的荣誉称号,这个称号跟林幼玉的所学所考完全没有关系。</p>
因此,当越王徐晋在朝会中提到了女子应该也拥有就学.考试的权利后,顿时引起一片哗然,通常而言,以徐晋这个大夏国开创者的威信,一般他提出的政策很少有人会去反对,除非是真的有很大问题。</p>
可想而知,这件事的阻力何其之大,但徐晋非常清楚,此事即便再难也终究要有人去推动的,如果自己不去推动,不去打破这个常规,那么后来者办起来只会更加困难,大夏对于人才是极为渴求的,没道理将占总人口一半的女子排除在外。</p>
无论如何,在徐晋的强硬手段下,这件事情还是得以推行下去,当颁布法令的这一天,得到消息的妇女们无不欢天喜地,男人们则大多不是很高兴,但也有一小部分思想较为开明的,认为这是好事,毕竟自己的女儿以后也能拥有平等的教育权了。</p>
不过徐晋虽然凭一己之力推动了妇女的教育问题,女子以后可以上县学.府学,以及各类技工学院,成绩优异者一样能上大学,这是一项了不起的进步,但说实话,以现如今的社会风气,短时间内女子还是不太可能出现在官场上,这个只能靠时间去潜移默化。</p>
其实,妇女能顶半边天早就不是一句空话,在大夏的许多工厂.作坊内,是存在着大量女工的,尤其是纺织行业,其雇工大多都是心灵手巧的女人,这些妇女用辛勤的双手来养家糊口,赚到的钱不比丈夫少。</p>
工厂里的流水线生活是非常乏味的,女工们大多也不识字,因此她们会经常你一文我一文的凑钱,雇佣一名说书先生,由其坐在高处为大伙朗读报纸,或是各类有意思的小说,那些厂主本担心会影响工作效率.准备禁止,但却发现有了说书先生之后,雇工的效率反而更高了,索性便不再管。</p>
随着工业的繁荣,大量商品被生产出来后,仅凭大夏自身已经很难消化,只好不断向外开扩市场,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来消耗商品,那么大夏的许多工厂将会倒闭,进而使得大量工人失业,甚至工业倒退。</p>
现如今,夏商早已攻占了安南.缅甸的市场,整个中南半岛也在飞速被大夏的产品所包围,其本土脆弱的手工业体系在这种强大的对手面前不堪一击,那些土人的小作坊早就一个接一个的倒闭了,可这也没办法,商战虽然不见血,可却跟真正的战场一样残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