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过完没多久,时间来到了乾隆五年正月二十日这天。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突然传遍朝野上下——北戎竟然率领百万雄师大规模入侵大齐!得知此事后,温景安心急如焚,他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应对之策。</p>
朝堂之上,兵部尚书章超之、镇国大将军戚华、大理寺卿沈庆、御史大夫顾清、吏部尚书宋涛、礼部尚书周熙、左相李逸风以及右相赵文卓等人齐聚一堂。</p>
此时,温景安神情凝重地开口说道:“眼下我大齐刚刚历经四王之乱,元气尚未完全恢复,兵力严重不足,仅剩下不到十万人马。然而,北戎却坐拥百万大军,来势汹汹。诸位爱卿,对此局面可有良策?”</p>
左相李逸风率先站出来,恭敬地拱手说道:“陛下,依微臣之见,当务之急是迅速扩充兵力。我们可以从民间招募壮丁入伍,同时向周边邻国请求援助,携手抵抗北戎的侵略。”说完,李逸风低头等待皇帝的回应。</p>
兵部尚书章超之紧接着表示赞同:“左相所言极是,微臣附议。另外,还可以派遣使者前往北戎,尝试与他们进行谈判,争取拖延时间。”章超之的建议得到了其他几位大臣的点头认可。</p>
镇国大将军戚华神色凝重地摇了摇头,沉声道:“和谈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北戎此次来势汹汹,必然有所图谋,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坐以待毙啊!当下之急,应当全面加强边境的防御工事,严阵以待,以防北戎突然发难。”</p>
大理寺卿沈庆紧接着提出自己的建议:“依臣所见,可以充分发挥我大齐的地形优势,巧妙布下陷阱,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让北戎尝尝咱们的厉害!”</p>
御史大夫顾清略一思索,缓缓开口道:“战争往往伴随着牺牲,无辜之人难免受到牵连。陛下应当颁布诏书,安定民心,免得引起民众恐慌。”</p>
吏部尚书宋涛附和道:“的确如此,此外还必须保证充足的粮草物资供给,做好持久战的准备。”</p>
礼部尚书周熙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不妨派遣精明强干的谍者潜入北戎境内,刺探军情,掌握敌人的一举一动。”</p>
这时,温景安将目光投向赵文卓,问道:</p>
“右相,对于此事,你有何高见呢?”</p>
赵文卓拱手回应道:“微臣深表赞同诸位大臣所言。”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国内的治安秩序,严防北戎细作趁机混入城内,兴风作浪,扰乱民心。”</p>
温景安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右相言之有理。此次北戎来犯,事关我大齐存亡,诸位爱卿务必全力以赴。”</p>
“臣等谨遵圣命!”众人齐声答道。</p>
随后,温景安宣布散朝,众大臣纷纷离去,开始着手准备应对北戎的入侵。一场关乎大齐命运的战争即将拉开序幕。</p>
退朝后,温景安心急如焚地找到皇后沈凌汐,皱起眉头说道:“凌汐啊,你可是创世神明呐!设计出这么多情节来,难道日后都会逐一应验吗?眼下北戎入侵已然成真,八月份的时候长安果真会沦陷吗?那我们岂不是得被迫迁都至金陵?更甚的是,咱们最终是否只能退守到崖山那么个弹丸之地呢?”</p>
沈凌汐从容不迫地回应道:“陛下请放心,臣妾曾经许诺过,无论风云如何变幻,臣妾都会坚定地陪伴在陛下身旁。臣妾之所以精心编排这些情节,无非是想让陛下亲身感受国家兴衰荣辱的全过程。待到时机成熟,臣妾定当全力协助陛下夺回失地,实现天下大一统的伟业。”</p>
温景安心有戚戚然,叹口气说道:“朕自然明白你的一番良苦用心,但战争所引发的苦难与损失实难估量。倘若真像你所言,我们有无可能规避这所有灾厄的降临呢?”说话间,温景安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沈凌汐身上,眼眸中满是忧虑之色。</p>
沈凌汐轻轻叹了口气,眼神有些许无奈:“陛下,这是历史的进程,我们确实无力去改变。不过,相信经过此次磨砺,陛下必定能够更加坚毅地守护好大齐的江山社稷。”</p>
温景安紧紧握住沈凌汐的手,语气坚定地道:“无论将来局势如何演变,朕都愿与你并肩同行、共同面对。只是可怜那些无辜的百姓们,又要饱受战乱之苦了啊。”</p>
“陛下,我们理当全力以赴,护佑百姓平安无事。”沈凌汐目光坚定地回应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