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平里的思念(1 / 2)

已经是阳春三月的天气,即使是北方,阳光也能驱散萦绕一个冬天的寒意了,树梢的新绿点缀着北平城,让这座前些日子还经历战火的城池焕发了生机。

大军已经开拔向了南方,战况如何,一时半会儿传不回来,但百姓们的生活该继续的还是得继续,至于燕王爷打输了会怎么样...北平的百姓已经习惯不去想这些了。

想了有什么用?前些日子战火纷飞,北平城都已经到了青壮上城墙守城,老弱帮忙准备守城器械的地步了,到了如今境地,民间对燕王起兵到底是靖难还是造反的争论,算是彻底没了。

反正都上了贼船,那就一条道走到黑,就是这么个道理。

当然,除了战火带来的影响,北平城也有好的改变,比如衙门的办事效率,官府对民生的关注程度等,当然,这个官府可不是之前的布政使衙门,而是如今由燕王府接手的行政机构。

整个大后方,包括北平和如今刚刚纳入治下的大同,以及大宁的部分区域,如今都是由道衍大师和燕王世子朱高炽带着一众文官进行治理,不得不说这两人确实有能力,在他们的治理下,北平比起之前发展还要快上许多,诸如税制改革和户籍整理的事情若是放到往日,怕是没个三五年做不完,但如今燕王靖难才半年,北平就有了焕然一新的迹象。

燕王南征,留在城中的多是些老弱伤兵,但北平的治安却极为不错,街头上人来人往,从大同到大宁辽东的商路已经重新畅通,街上的铺子也不再像之前一样大门紧闭,持续了半年的物资短缺迎来了缓解,百姓们也终于不用再为了粮食发愁,如果不去想可能到来的战火...现在的北平还隐隐有些繁荣的味道。

当然,这些只是表面,暗地里多少人在为如今局面殚精竭虑,整个大后方朱高炽和道衍用了多大力气来维持稳定,又付出了些什么代价,升斗小民们是不知道的,对于他们来说,日子能这般过下去,就已经很完美了。

城南的应寿寺开了桃花,比起往年求签的人多了,踏青的人少了,山门前的香炉里插满了香,也许是对南征子弟平安的祈愿,也许是对乱世安生的奢望,缕缕青烟汇聚而上,让寺庙的牌匾隐没在朦胧里。

跪在蒲团上的李子卿轻轻睁开眼,看着上方慈眉善目的佛像,在木鱼声里祈求着那个人的平安。

铺子的事情,最近越来越多了,分店开到了各个城池,光是盘账就是件极为费力的事情,眼下虽然是乱世,但香水生意并没有被影响得很严重,恰恰相反,战争让各个城池百废待兴,以往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慢慢铺设出去的分店,如今只需要很小的代价就可以开起来。

说起来倒是给青楼里不少姐妹找到了出路,以往的青楼女子,人老花黄之后,又没有关系和归宿,往往就会落到个孤苦伶仃的下场,香水铺子不好雇男人,从掌柜到伙计都需要女子,而青楼女子本就大方,做起生意来也热情活泼,比起之前的皮肉生意和卖笑,总算是有尊严地活着,也就会多花心思,算起来是两赢的事情,倒是让分店开得越发顺利,连制香水的作坊都扩了好几次。

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才会忙得连过来上炷香祈个愿的时间都没有...应寿寺的大师们倒是一如既往慈眉善目,李子卿送了些香火钱,便慢慢走出了大雄宝殿,沿着山道慢慢下山。

说起来...和顾公子的第一次说话,也是在这片山道上,那时他带着一坛酒,倒像是个放荡不羁的书生,李子卿永远都不会忘掉他站在自己身前一脸正经报假名的样子,倒是有几分坏,也有几分...可爱?

上次见他,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也不知道这半年来他过得好不好,上次北平攻城,她没有去城墙上看过,但也听客人们闲聊起了战场上的一些事情,听着听着就会很害怕,顾公子只是个文弱书生,那样的战场...真希望他不要出事,还能像以前一样在某一天回到铺子,然后对自己笑一笑,说一声他回来了。

很多时候李子卿也问过自己,这些年见过的青年才俊也很多,为什么只有顾公子的身影留在了心上?抛却掉感恩之类的情绪,在很多个夜里,李子卿想起的总是那碗鸡汤,还有那天风雪下他在自己身边推着小板车的样子。

嗯...大概这就是喜欢吧。

不掺杂其他东西,不顾及身份地位,不因为他在做什么事,也不因为将来会发生什么,所谓的喜欢,就只是看着他侧脸的怦然心动而已。

李子卿停下脚步,回头看着应寿寺满山的桃花。

真想和顾公子一起再来看看呢。

今年做好的青衫,什么时候才能送出去呢?

……

勾栏的戏演得很快,这就意味着剧本也必须写得很快,勾栏后院的那栋小楼里,柳烟墨轻轻咬了咬笔杆,苦苦寻觅着故事的下一段。

春风拂栏,小楼的窗子开着,纱帘轻轻飘荡,顾怀送来的大纲就摆在手边,已经不知道翻阅了多少次,而柳烟墨眼前的宣纸上,还是没有落下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