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线战报传回金陵的三天后,因为前线将领和在京官员、武将、勋戚的一致弹劾,建文帝朱允炆终于对一直执掌朝廷文武大权的黄子澄、齐泰给予了严厉的惩戒,两人被剥夺官职,流放出京,在短短几天内就由权倾朝野变成了丧家之犬。
与此同时,朝中大权也被其他官员掌握,蒋文怡以议和派的茹常取代黄子澄,魏国公徐辉祖取代齐泰,主持文武朝政,同时也采纳了方孝孺的意见,派遣使臣与燕王商量和解。
当然,这个和解的真实成分到底是什么,百官都心中有数,如今靖难打了三年,死了那么多人,说坐下来认亲就不打了?没这样的道理。
归根结底方孝孺这次提出的意见还是有水平的,燕王靖难需要借口,如今这个借口已经荡然无存,朝廷只要派出使臣,燕王退不退兵?不退就是造反,若是退回了北平,岂不就解了北境困局?
一开始上书弹劾方黄三人的官员们还有些失望,毕竟黄子澄和齐泰是滚蛋了,但皇帝身边还留着一个方孝孺,如今的官员们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这三个极品,任何一个都可能干出青史留名的破事来,有他们在,燕王才得以战无不胜,所以他们的意见是一个也不能留下,但奈何黄子澄和齐泰已经把所有罪责都扛了下来,方孝孺说到底也更像是个教书匠,平素对朝政也不怎么伸手,再加上这次提出了这么个拖延时间的好法子,才让百官捏着鼻子忍下了他继续在皇帝身边蹦跶。
不管怎样,经过了这么一番动作,朝堂看起来是清明了许多,起码现在说话算数的都是有本事的,百官们也就忍下了两连战败的恶气,开始商议起议和的事情来,当然,大部分官员还是不赞成议和的,除了议和派的那些官员是真想让燕王回北平做个老实藩王,其他官员都是想借这一招拖延时间,于是在连着两天朝会商议后,礼部的使臣就从金陵出发了,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劝燕王罢兵休战。
礼部官员领旨出京,朝会自然也跟着散了,李景隆走出大殿,眯着眼睛看了眼天色,瞧着如今一跃登天的茹常和徐辉祖旁边围着不知多少趋炎附势的群臣,冷笑一声甩了甩衣袖,就晃晃悠悠地下了金銮殿前的长阶。
按理说他这个议和派的首领,在推动议和成功后应该高兴才是,毕竟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但看到徐辉祖一下子爬得这般高,他还是有些不爽,一是因为徐辉祖确实是有能力的,有他坐镇,接下来燕王的仗可就没这么好打了,而他现在,是燕王的人。
其二嘛,就是单纯地看不顺眼徐辉祖了,自从白沟河一战后,李景隆的性子就越来越别扭,见识了世间冷暖朝堂沉浮,他现在最喜欢看的就是别人倒霉,徐辉祖自然也是他想报复的对象之一,可如今他借着自己的手居然还越爬越高了,李景隆当然憋着一口闷气。
出宫的一路上李景隆都阴着个脸,也就没有官员上来搭话,他上了马车径直回到自己的府邸,才走进大门,门房不知道从哪儿拐了出来“老爷。”
李景隆微微一愣,随即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转了个方向走向书房。
关好书房的门窗,打开右手边的第二个抽屉,里面果然静静地躺着一封密信,李景隆的脸色有些复杂,但迟疑片刻,他还是拿了起来,撕开封口。
只是开头的第一句话,就让他的脸色变得铁青。
不用多想就知道这封密信出自谁的手措辞有些太过严厉,让李景隆的眼角都抽动了起来。
信中对他带着一众官员弹劾方孝孺等三人的行为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斥责,表示那三个人站在朝堂上,才是对燕军最有利的,如今他自作主张联合徐辉祖把两人赶下了台,岂不是弄巧成拙?朝堂日近清明,有能力的徐辉祖站上高位,这不是在给燕军挖坑是干什么?
信中最后一句话给了他无比的寒意,因为顾怀指出了一个事实既然他已经上了这条船,那么燕军败了,他也不要想着能平安下船。
这句话打破了李景隆一直以来的幻想,从重新走上政治舞台开始,他就一直有意地避开深思这个问题,他可以帮燕王做事,传递朝中消息,掀起朝堂风波,但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现在已经和燕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依然以为自己还是以前那个曹国公,就算燕王输了,他也还能在金陵好好的。
李景隆放下密信,连手都微微颤抖起来,他第一次意识到了自己已经走到悬崖边上,和燕王一起在赌命,那个青衫书生当初是如何的循循善诱拉他上了这条贼船,如今又是如何的冷厉和无情!
门窗已关,光线黯淡,他坐在黑暗里,好像重新回到了那些命不由己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