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治水(1 / 2)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965 字 9个月前

出兵动议定下,就极其被瞒住。

消息,犹如过堂风一般,吹遍了街头巷尾。

京营虽然是由陕人、楚人、蜀人为底子构建而成,但如今也纷纷落户京城,成了正儿八经的京城人。

一如当年蒙古人入主大都,淮西人重建北京一样,新一代的京城人中,纯正的北方血统倒是少了。

话虽如此,但北京城流行的话语,依旧是特有的北京话,而非什么陕西话,亦或者湖广话。

无他,在各省的方言中,充当桥梁的只能是京城官话。

“夫人,开春的炭都快用完了,还要再买点吗?”

贾宅中,伴随着贾代化荣获子爵的勋位的消息传来,整个府邸一片欢腾。

也就意味着,贾府突然就有了两个子爵传家,这是偌大的荣耀。

而刚嫁去两年多的贾史氏,在家中也水涨船高,在加上娘家的给力,谁人不敢给她面子?

贾陈氏也乐得偷闲,将一应的杂物都交给了她处置,成了管家婆。

此时,贾史氏外面穿着红面牡丹织金锦的褂子,内里是一件天青色襦裙,头上带着微微晃悠的金色风钗步摇,整个人显得精神百倍。

一旁的贴身丫鬟则清脆地问着,一双滴溜溜的眼睛想要尽快知道答案。

贾史氏则红唇微动:“虽说这寒冬腊月已经过去了,但保不齐来个反春寒,看着这大喜的日子,还得去买些木炭回来。”

“买两百斤红罗炭回来。”

贾史氏咬着牙,似乎下定了决心。

丫鬟则大吃一惊。

红罗炭,是京城最昂贵的木炭,产于通州、涿州、宛平、大兴等地,是用青信木、白枣木以及牛斛木三种木材烧制而成,除此三种树木之外,其他均不可烧制成红萝炭。

红罗炭因火力猛,呈现灰白色,且从来不用担心中毒的问题,从而饱受王公贵族们的欢迎。

就连皇宫,也是不断购买。

至于煤炭,那是普通百姓取暖的玩意。

也因此,红罗炭的价格一路走高,每斤达到了百文,换句话来说,两百斤炭,就差不多要二十块银圆。

够在京郊买上几亩地的。

“是,夫人。”丫鬟点头称是。

这时候,一个仆从小跑过来,满脸喜悦道:“夫人,是两位少爷来了。”

仆从是她从史家带过来的,所言语的少爷,自然指的是史鼎、史鼐兄弟。

果然,虎背熊腰的两个哥哥就大步流星而来,见到略微发福的妹妹,这才放下了心:

“小妹,看你在贾家待得不错,我也安心了。”

“贾代化这小子,为了自己的爵位,狠心把我妹妹扔在家中。”史鼐愤恨道:“等老子回来,揍不死他。”

“别说混账话。”史鼐对着弟弟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句,然后安抚妹妹道:

“代化的身份在家中尴尬,他急着外出立功,也是情有可原的。”

“哥哥,我明白。”贾史氏露出无奈之色:“这些道理我都懂的。”

“我小妹那么好,真是便宜贾代化了。”史鼎摇头感叹。

这番话,兄妹三人都笑了。

“大哥,二哥,你们这是要出征?”

贾史氏聪明伶俐,立马就明白了两个哥哥来看望自己的缘由,脸上瞬间堆积着关切。

“京营早就在动员,提前放了好几天假。”史鼐也没否认:“我和你二哥都是骑兵出身,这此北上机会很大。”

史鼎则道:“小妹,代化都升官到我们头上了,再不努力,你两个哥哥以后怎么混?”

“那就别过混了——”贾史氏断然说道。

看着两个哥哥目瞪口呆,她又噗嗤一声,如脆玲般笑开了:“我是说,你们以后就跟着他混得了。”

“跟着妹夫混,也不丢人。”

史家兄弟被说得目瞪口呆,脸瞬间就被气歪了。

“要不怎么说女生外向啊!”史鼎撇撇嘴道:“有了夫君,就忘了哥哥。”

“还想让两位哥哥给她夫君当护法,真是够可以的。”

史鼐深出一口气,他怀疑眼前这个妹妹是假的。

女人结婚的差距后就那么大吗?

“好了,逗你们玩的。”贾史氏这才收敛起笑容,然后从腰间的荷包中掏出一对护身符,交给了史鼎、史鼐。

“京中疯传出兵的时候,我就知道咱们家必然会出动,我的两个哥哥怎么会耐得住寂寞?”

“这是两天前为你们求的护身符,好好戴着,平安归来……”

京营二十万人,其中的消费力,堪比二十万户中小地主。

甚至比地主都强。

地主们因为吃喝拉撒都依靠着土地,所以购买力并不强,而京营则不同,他们基本上都是脱产军人,一切的柴米盐油都要花钱购买。

同时,近七成的京营兵卒拥有勋田,每年或多或少都有所补益,再加上每月两块银圆的月饷,京营二十万子弟的生活强上大明大部分人。

可以说,在绍武年间,京营子弟是幸福的,富裕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京营此时此刻算是大明最忠诚的一部分人了。

出征在即,即使军中补给辎重较为完备,但京营家属们还是采购了大量的杂物过来,保障其途中安全。

金疮药,鞋,是最受欢迎的两项东西。

金疮药自不必提,在战场上医疗资源总是紧张的,这东西再多也不会嫌少。

而鞋,则是战场最不起眼却又最重要的东西。

所有人对待战争,第一眼永远看的是着甲率,然后就是粮草补给,但实际上,鞋的损耗极大。

在每天三十里的赶路中,草鞋只能坚持三天,步靴只要持续十天就会被磨损殆尽。

所以,古代大军一旦向南行军,赤裸脚底的军队立马就会遭受重创,南方的草地遍地是危机。

大军自然也不可能无限量供应鞋子,只能让士兵们多带几双,以免影响到作战。

京中持续地酝酿,不过草原上倒是出现了难得的景象。

由此,反而印证了一件事:今春,两军不会开打。

饿了一个冬天的牲畜,急需要草料补给,骏马也掉膘,现在这不是一个作战的好时候。

显然,满清也明白,这时候作战即使赢了也是惨胜,掉膘的战马一年都不一定能养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