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武进士(1 / 2)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6196 字 10个月前

照顾好亲朋,料理好家族事务后,孙世宁这才直往太原府,参加乡试。

虽然省试举办后,秀才也有机会当上知县,但前途几乎是一目了然,能够望到边。

也正是因为如此,举人的含金量急剧上升。

在前明时期,表面上进士为官,实际上在地方上七八成都是举人充任,进士们只在地方上历任几年就会入京,十几年时间就会成为尚书,侍郎,可谓神速。

但由于进士名额的增加,进士们尽数下放地方历练,所以即使是同进士,两年观政后即授知县,由此挤压了大量举人授官的途径。

为了弥补其官,举人只要通过吏部铨选,即可担任佐贰官,而且三年一比,优者升,平者调,劣者降。

所以,举人一般为官,只能是地方通判,或者教谕,从七品,或者正六品官,属于入品入流。

且举人前途较广,可以官至三品,地方为按察使,而在中央则是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等,前途不知道扩充了多少。

太原府的热闹,让孙世宁颇有几分新奇感。

但他却不敢疏忽,开始闭门读书,请几个举人面对面授课,刷题做试,可谓是辛苦异常。

主考官的喜好,同考官的厌恶,文风的变化,乃至于字体,都要一一的进行商议讲究。

初六考官们入闱,先举行入帘上马宴,凡内外帘官都要赴宴。

宴毕,内帘官进入后堂内帘之处所,监试官封门,内外帘官不相往来,内帘官除批阅试卷外不能与闻他事。

初八,山西省上千名秀才披星戴月入场,双目之中饱含着激动。

鱼跃龙门,秀才和举人的差距可谓是极大。

虽然考试的题目变了,但制度却未变,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即初八,十一日、十四日进场,考试后一日出场。

出场后,孙世宁喘着气,坐上了马车。

“爷,您辛苦了。”

“回去。”孙世宁摇摇头,闭目养神,开始回忆起考试的题目。

睡了一天后,翌日,他用一个早上将所有的题目默写完,拿着卷子去往了山西布政使的家中。

布政使也是进士出身,五十来岁,鼻梁上架着眼镜,嘴角含笑:

时梦书认真看过一份,置于一边,又拿起另外一份,从头到尾的参详了一遍,终于也丢下了:

“若老夫双目不盲的话,则要认真的恭喜国舅爷了。”

孙世宁大喜,浑身松了口气。

让山西布政使帮他审卷,这个是伯爵府的底蕴,他也丝毫不以为意。

时梦书论及人品,他不了解,或许有可为人指摘处,但若论起才学,绝不下那些大儒之下,自己的答卷能够有他一语置评,想来得中,应该是铁定之事了!

“只是国舅爷这身份,怕是名次不太好。”

“我知道。”孙世宁无所谓道:

“我又不贪图那个解元的名头,更不想什么三元及第,举人不同于进士,只要能够中举即可。”

这些虚名对于别人来说是好事,但对他来说却不亚于毒药。

大明自洪武始,对于外戚一向是百加防范,基本上都是封个爵位养起来,不允许掺和朝政。

但绍武皇帝立新朝,虽然也是太祖皇帝的子孙,但到底却如同开国,所谓的祖制在他面前根本就不管用。

也是如此,代州伯孙世瑞将任总督,孙世宁也可以参加科举,进入官场。

不过孙世宁也知县读书人的脾气,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就算是他把自己的卷子掰开,也会有人不认可。

所以能够安安稳稳的成为举人,那就再好不过了。

待他路过一些那些酒楼时,就见到许多秀才们在买醉,有的面带惶恐,对于自己能中一无所知。

但他就不一样,布政使帮他阅卷摸底,十之八九是能中的,一时间慢淮信心。

这就是权贵之家的底气。

“如果要是考八股该有多好?以桂兄的学问必然能中的。”

“哎,往事不提!”

几个书生在那里吵闹起来,满嘴的都是对新式科举的不满。

孙世宁落下马车,噔噔噔上了酒楼,一边品茶,一边偷听着这些秀才们的言论。

“咱们十年寒窗,好不容易将八股文研究个明白,如今又要考什么天文地理,历史典籍,什么欧洲非洲的,远在万里之遥,又有何用?”

一个醉醺醺的秀才摇头晃脑,他举起酒杯,毫不避讳大声道:“要我说,这朝堂之上的滚滚诸公,都是为那些权贵作嫁衣,世家子们上位。”

“哎,在下也是案首,如今入得龙门,侥幸学了两年,却不知如何下笔。”

一个瘦弱的秀才抱怨道:“又要买书,又要请先生,花费又多了许多,难啊!”

这些话,惹得众人纷纷附和。

对此,孙世宁则摇摇头,极不认可。

在他看来,八股文历经三百载,一开始或许是好的,许多寒门子弟频出,但到了嘉靖后,已然成为了板块化。

权贵之家,对八股文已经有了所谓的秘籍。

只要中过举人或者进士,对于八股文就会有所心得,秘籍,那些书香门第之所以层出不穷,每一代都有功名人士,就是因为这些秘籍。

书籍,名士,秘籍,寒门都比不过那些豪门之士,科举也渐渐的被垄断。

当然了,说到垄断就有些夸张,但豪门占据进士大头却是正常举措。

只有那些寒门的天才,侥幸得中,从而鲤鱼跃龙门,暮登天子堂。

但如今这新式科举,对于权贵们来说也是颇为新奇,目前为止根本就没有觅到良策。

乡试三场,第一场考八股文,诗词,策问,还算有迹可循。

但第二场就开始考常识题,天文地理,历史典故,可谓是防不胜防,谁也没有那么大的知识量。

第三场则是应用题,法律算数,这玩意儿全靠记忆力和能力,而拼不到财力。

这也就罢了,更关键的是乡试与会试一样,采取了赋分制。

如八股策问,诗词这样的主观题,同考官将文章分为五等,罢黜、四等,三等,二等,一等。

四等六十至七十,三等七十之八十……

然后主考官进行打分。

常识和应用则更加简洁,会的一题满分,不会的则零分。

最后统计总分数,从高至低。

这种客观的评分,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更加的公平。

而如果是在以前,八股定终身,即使是别的诗词判题写得再好,也无济于事。

当然了,这是完全限于考官人少,任务量大,虽然乡试考的内容很多,但谁让八股最容易查阅呢?

况且,八股做的好,等同于诗词歌赋也不差,公文判词也会写,考一项等于考许多项。

“诸君。”

孙世宁忍不住道:“这新式科举虽然有万般不好,但有一项对大家最好,那就是公平。”

“不再是八股定终身,那些有偏科的同学,岂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