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卡普里维的离去(2 / 2)

帝国海权 星光破裂 1530 字 2023-08-02

但是根据bw的研究进度来看,约亨应该不需要等待太久。

不过1899年上半年传来的并非都是喜讯,帝国首相卡普里维在6月6日因病去世,享年68岁,虽然与历史上不同,卡普里维度过了自己的68岁生日,但是依然没有能够摆脱命运的惯性。

在任9年,作为帝国第二任首相,和皇帝腓特烈三世关系良好,深得器重的卡普里维,虽然没有前任俾斯麦那样有着辉煌的成就,但是在帝国经济和工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有着杰出的贡献,而且在他的牵线搭桥下,以德国实业巨头为核心的资产阶级和工业容克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当庞大的利益结合体和政治力量。

而这一股政治力量在帝国的政坛开始拥有越来越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为帝国的工业发展和经济政策的推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并且在他的任上,德国也取得了外交、殖民对外贸易的一系列成功,因此在腓特烈三世的授意下,为其举行了极为隆重的葬礼,向这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首相的致敬。

卡普里维去世后,帝国需要一位新的首相,原本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亲王是非常合适的接任人选。然而刚刚接手国防部没多久的亲王殿下要是一离任,国防部又交给谁管?德国可不是政坛一团乱的法国,尽可能保持人事变动少也是维稳的重要一环。

最终腓特烈三世决定让外交大臣阿道夫?赫尔曼?马沙尔?冯?比伯斯坦担任新的帝国元首,而他原本的外交部长的位置则由伯恩哈德?海因里希?马丁?冯?比洛接任。

在约亨看来这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原本应该在历史上与1900年担任帝国首相的比洛和自己的下属的位置正好掉了个个。不过约亨对这个变化乐见其成,因为比洛是一个反对帝国海军扩军的家伙。

这个在历史上认为自己可以成为第二个俾斯麦的帝国首相一方面推行向外扩张政策,另一个方面却和俾斯麦一个调调的认为帝国不需要强大的海军,不过还好的是这位首相反对建设海军的原因不是害怕激怒英国,而是因为“我们不能够同时拥有最大的陆军和最大的海军。我们不能削弱陆军,因为我们的命运将最终在陆上决定。”

典型的陆军主义者,在德国海军现在占据大量帝国财政支出的情况下,如果让比洛当上帝国首相难免不会受到施利芬的影响。

而且比洛虽然在任期内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他的性格和威廉二世有很多共同之处,尤其是说话有的时候过于鲁莽,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他受到威廉二世的器重的原因。但是他的过于直白和鲁莽,作为帝国首相有的发言就让德国的外交很受被动。

所以让这个强硬的家伙去做外交官,而更为圆滑、谨慎以及支持卡普里维政策的马沙尔担任帝国首相是约亨愿意看到的。

这位在历史上因为克鲁格电报事件和中二皇帝威廉二世闹得很不开心的外交大臣,因为风格稳健,手段灵活而深受腓特烈三世和卡普里维的看重,由他接任卡普里维的首相之职,腓特烈三世相当放心。

作为卡普里维政策的支持者,马沙尔的继任为德国的政策延续起到了极好的作用,除了还在远东进行着一场战争,整个德国依然在原本的轨道上平稳快速的前进。

不过这种政策的平稳没有持续4个月,就被外部的事务给砸出了波澜。马沙尔还是避不开和历史上一样要在非洲事务上向皇帝提出自己的意见。

10月11日下午五点整,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联邦议会向英国宣战,第二次英布战争准时爆发了。()

ps:昨天下本后实在太累了,所以就没写了,今天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