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是永恒号的第二趟月球之旅,但该说不说,不仅永恒号就没在月表上降落过,先前邱睿也一直都没有下船。</p>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迄今为止最后一次成功登月的纪录,仍然由1972年12月抵达月球的阿波罗17号所保持。</p>
至于那个不为人知、把老米都吓蹿了的阿波罗18号任务,因为没能成功,自然不在此列。</p>
不过这记录也就保持到今天为止了。</p>
经过数个小时的飞行,永恒号终于从月球赤道以北的澄海区域,抵达了位于南极的目的地——斯威尔德鲁普·汉森陨石坑。</p>
挑这里建设月球基地,那也是有讲究的。</p>
首先,为什么非要建在陨石坑里?</p>
这个道理很简单。</p>
和战场上的士兵为了躲避敌方炮击时,通常会跳入弹坑中一个原理,从概率上来讲,经常遭受陨石袭击的月球,来袭的陨石也很难砸进同一个陨石坑中。</p>
此外,巨大的陨石坑,本身就是一个下凹的天然掩体,不仅能在陨石坠落到附近时提供保护,还能提供一个温度较为稳定的环境。</p>
其次,月球那么大,为什么非要挑在南极?</p>
这是因为月球南极区域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这里的温度比其他地区更稳定。</p>
月球因为没有大气,表面的温度变化比较极端,赤道区域的日夜温差能达到300摄氏度,对于建立永驻型基地来说非常不利。</p>
而因为月球角度,南极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度就要小上许多,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恒定的低温状态。</p>
虽然这里有很多永久性阴影区,但也还是有很多可以接受到较多太阳光的高低区域,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发电。</p>
当然了,太阳能发电只能算是辅助,毕竟现在又不是没有其他更高效的发电装置。</p>
大不了以后弄一台金乌过来,以月面基地的规模,短期之内就不存在能源短缺问题了。</p>
最后,这个陨石坑好在哪?</p>
斯威尔德鲁普·汉森陨石坑的面积足够大,有5平方公里左右。</p>
这里的地势相对平坦,既能方便飞船降落,又有足够的地方建造基地及其他相关设施。</p>
而且该陨石坑中的阴影区中,很有可能存在着大量易于开采的水冰,可以给基地提供水资源。</p>
综合上述这些考量,邱睿也认为这里是目前技术手段下,最为理想的基地建设地,自然就将目的地设在了这里。</p>
至于以后会不会在更多区域建立城市,那就要看护盾技术要多久才能成熟到可以无视陨石风险了……</p>
正了八景的斯威尔德鲁普·汉森陨石坑,可不是随便一个坑哟</p>
随着一阵尘土弥漫,永恒号伸出两排粗重的支撑腿,降落在了直径两公里左右的环形陨石坑中。</p>
是不是看着挺新鲜,这玩意啥时候长腿儿了?</p>
其实永恒号的支撑腿早就有了,先前在海蓝星上时一直没用,是因为可以用反重力系统悬浮,没必要。</p>
此时降落在月表,却是不得不用,否则凭借永恒号恐怖的体重,就是船体再坚固,月球重力再轻,800米长的舰体趴在地上,绝对会把下方的部分设备给压坏咯。</p>
造成这种差异操作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永恒号的反重力是靠磁场对冲,相当于磁悬浮。</p>
而月球虽然也有磁场,但和海蓝星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p>
所以在这边几乎没办法使用那套反重力系统,只能靠遍布在永恒号浑身上下的推进器硬推。</p>
好在月球的重力只有海蓝星的六分之一,低空飞行倒也不算太过费力。</p>
扯远了,言归正传。</p>
等被推进器吹飞的月尘飘到了环形山的阴影中,永恒号的腹舱盖才打开,形成一个坡道,然后各种自动化轮式机械启动,开始进行建设材料的搬运工作。</p>
同时,位于舰体上方的机库舱盖也一一开启,各种喷吐着火焰的飞行设备从甲板上起飞,开始围绕着斯威尔德鲁普·汉森陨石坑进行测绘。</p>
综合指挥舱中。</p>
“主人,首个月面基地的建设工作已经按照计划开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