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董,我们到了。”</p>
徐东清的声音把姜戈的思绪拉了回来。</p>
“嗯,好。”</p>
随即下车进入了酒店。</p>
——————</p>
下午,《人在囧途》的两个主演徐来、陈雷,副导演徐东清,一起来到了姜戈的房间。</p>
姜戈开这个剧本研讨会,目的是结合几人的理解和建议,对角色人设和故事情节做最后的调整。</p>
“能跟姜董合作,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现在梦想成真了,非常高兴。”徐来笑眯眯的说。</p>
“与徐导合作,是我的荣幸。”姜戈面带微笑的回了一句。</p>
“《人在囧途》的剧本我看了好几遍,写的真的太好了,是我一直想要尝试却不敢尝试的一个类型。”徐来开吹。</p>
“徐导过奖了。”姜戈淡淡一笑。</p>
一番商业互吹之后,几人开始进入正题。</p>
“我对几个片段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徐来是有什么说什么,该吹时不会吝啬,该挑刺时也不会怂,因为剧本研讨会,就是找问题的:“第一,牛耿年薪5K,年底还没拿到工钱,选择买飞机票去不符合逻辑;第二,在小客车上牛耿高唱春晚主旋律歌曲,然后其他乘客一起高声合唱,画面确实温馨和谐,可现实里几乎不会发生;第三,为救学生上街乞讨欺骗的教师、看见原配和孩子就自觉退出的小三、不介意老公出轨依然温柔的老婆,这三个角色的设定有点强行反转。”</p>
姜戈全程认真听完。</p>
《人在囧途》这个剧本的改动比较的少,只是用“回忆”解决了时间线差异,其它地方基本保留原样。</p>
这是一部标准的类型片,有着明确清晰的类型定位——公路喜剧电影,于大多数公路电影一样,通过路上的种种麻烦制造笑点的同时传递温情,传达这个世界充满爱,不过搞笑足,温情却有所欠缺,就如同徐来讲的那样。</p>
而徐来呢,正一边喝茶,一边观察姜戈的反应。</p>
他是前辈没错,可姜戈是编剧、导演、投资人,且有着各种各样“第一”的头衔,这么挑姜戈的刺,是不是有点不合适?</p>
不过他不是很担心,因为他研究过姜戈的作品,每一部的质量都属上乘,这也就表明了,姜戈一定不希望这个剧本有缺陷,而且在来的路上问过陈雷,得知姜戈人非常好,不是那种听不进别人话的人。</p>
“感谢徐导。”作为国内为数不多能与夏多鱼板板手腕的喜剧导演,还是有真材实料的,姜戈随即转向徐东清和陈雷,问道:“你们有要补充的吗?”</p>
徐东清、陈雷齐齐摇头,两人的水平差了不少。</p>
姜戈接着道:“那我们就方才徐导提出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看看该如何去修改,让剧情更加合理。”</p>
不知道什么时候,国内所有的喜剧都变成了一个模样,荒诞的现实、苦中作乐、近于温和的讽刺,《人在囧途》在大的主题及表现形式上并没有脱离开这种气质,相对成熟的掌控是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的制胜法宝。</p>
而且这部电影和那些“心怀讽刺”的小幽默片比较大的区别是,旨在表现“人还是相信一些美好的东西”,甚至要用这个“相信”去战胜一些东西,在外部环境如此无奈的现实底下,这个“相信”有点像牛耿这个角色的“阿Q精神”,你忍不住要去嘲笑他,但是一低头,也很可能会被他感动到。</p>
所以,修改方向是,令情节自然,不强行和谐。</p>
时间在房间里四人的讨论声中慢慢流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