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开封军议(1 / 2)

崛起大明 韭菜东南生 2429 字 6个月前

面对虎大威之时,朱慈烺没有多说什么,只微笑点头--浓眉大眼,虬髯胡须,身体精壮的像是一座小铁塔,虎大威的形象和朱慈烺想象的差不多。有六百具甲胄的情谊,虎大威又是一个直性汉子,不需多说,虎大威应该也能明白他的器重。</p>

“谢殿下的甲胄!”</p>

到今日,虎大威终于可以说出他对太子的感谢了。</p>

“若有其他短缺,可随时来找本宫。”朱慈烺压低声音,小声叮嘱。</p>

虎大威听了就更是感动了,还想要再说什么,但朱慈烺却抬手压了一下他粗壮的手臂,虎大威虽然憨直,但并不愚笨,立刻就明白了太子禁言的意思,于是不再多说,只深深抱拳。</p>

向太子跪拜完毕之后,虎大威又去拜见吴甡。</p>

侯恂是左良玉的老长官,吴甡却是他的老长官,虽没有侯恂和左良玉的关系有名,但他对吴甡的感激,却一点都不亚于左良玉对侯恂。</p>

后面的方国安和杨德政,朱慈烺都是微笑点头。杨德政在历史上只淡淡一笔,朱仙镇之战后,就因为溃退之罪而被斩首,才具战力都是平庸。</p>

方国安在朱仙镇溃败之后,因为尚有实力,朝廷不敢责罚,崇祯十六年,甚至还挂了平蛮将军印,以都督同知,恢剿湖广。弘光朝立,又加官进爵,鲁监国时更被晋封为越国公,并由他主持构建的钱塘江防线,但钱塘江防线处处漏洞,十几万人马在清军的进攻面前不堪一击,不战而溃,由此可知其人才具平庸,非大将之才。此次入援开封,虽然他也带来了八千人马,但对其战力,朱慈烺不敢奢望。</p>

倒是对只有一千多人马的通州副将姜名武,朱慈烺却多看了几眼,并微笑点头。</p>

历史上的朱仙镇溃败,官军战死的最高将官就是姜名武,虽只有一千多人,但姜名武部却在朱仙镇打出了血气。对忠臣悍勇之士,朱慈烺总是心有敬意的。</p>

拜见完毕,众人簇拥着太子进城。</p>

丁启睿小声汇报流贼的动向。</p>

放弃归德之后,所有流贼都回防到了开封附近,据探马报,归德百里之内一个流贼也没有了。</p>

坐在马上,仰望眼前的商丘城,朱慈烺心有沉思。严格讲,开封战略其实是从商丘开始的,从侯方域侯公子,一直到梁以樟梁知县,从守城烧粮再到眼前的收复,一切都是为了开封之战的大局。到目前为止,计划进展的还算是顺利,作为最重要的一枚暗棋,袁时中已经率兵退回了开封,梁以樟在他营中跟随,张名振侯方域在外围负责传递消息。只要时机成熟,火候得宜,小袁营反戈一击,逆转开封战局,就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p>

不过仍不能大意,虽然历史上袁时中有投靠朝廷之意,但袁毕竟是流贼,手下鱼龙混杂,纵使袁时中没有二意,但也难保事情不会出现意外,因此朱慈烺并没有将全部的赌注都灌到袁时中的身上。</p>

自助才会有天助。</p>

关键还是要将这二十万官军拧成一股绳。</p>

比起太子,老司农侯恂对眼前的商丘城感触更多,他是商丘人,城中遍是他侯家的亲朋和故友,年前离开商丘时,商丘城还是一片繁荣,现在却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四段城墙被拆去了三段,从城门口望去,城中一片萧条,几乎没有什么灯光,想要恢复往日的荣景,恐怕最少也得十几二十年。</p>

侯恂忍不住长叹。</p>

所幸的是,他侯宅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当日撤退之时,侯方域虽然焚烧了府后的粮库,但宅子并没有受到波及,流贼进到城中后,因为有李自成的命令,流贼对侯宅颇为保护,相比其他七大家族的府邸几乎被流贼抢劫一空的情况,侯宅基本完好。</p>

侯恂一共有五子,分别为:方来、方域、方夏、方任、方策。方任、方策还年幼,侯方域现在随张名振在开封,府中事务都由长子侯方来和三子侯方夏负责。侯家兄弟本来已经带着家人避往山东了,听到太子亲征,老父也出狱,并随太子一起出京的消息后,两人都狂喜不已,亲自到济宁迎接老父,接着又跟随京营大军收复归德,今天上午他们两人提前进城查看府宅受损情况,见宅院完整,侯家兄弟这才放心,然后遵着老父的命令,一直在府门口等待,迎接太子殿下的驾到。</p>

侯恂、包括丁启睿和杨文岳的意思,都是要请皇太子在侯宅住宿,现在整个商丘城,最完整也最舒适的宅院,就是侯宅了。</p>

朱慈烺却不同意,他已经将中军帐设在了城南大营,今晚肯定是要在营中住宿的,他第一次领兵,又是“代天出征”,因此从一开始他就抱定了要和士兵们同甘共苦的心志,如此方能振奋军心士气。如果士兵们住宿营帐,他却在侯府中享福,虽然贵为皇太子,没有人敢说什么,但却无法提升士气。</p>

朱慈烺在商丘城中转了一圈,并特别查看了官府刚刚设立的两个粥厂。流贼撤退之时,将城中的青壮年全部裹挟而走,留下的老弱没有生存能力,丁启睿虽然没有太强的统兵能力,但治民还是有一套的,收复归德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城中设置粥厂,赈济没有离开的老弱病残,朱慈烺进城中,正是第一锅米粥开放之时,饥民衣衫褴褛,摇摇晃晃地在排队。已经是夜晚,火把之下,眼里看到的饥民不是白发苍苍,就是弱不及冠,隐隐地还听见有哭声,像是在为死去的亲人而悲鸣。</p>

朱慈烺不忍再看,拨马准备离开。</p>

眼角的余光忽然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从这边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紧了紧后背,好像还背着什么东西?几个负责警卫的武襄左卫立刻吆喝着拨马跑过去,到了其身边,但没有着急动手,只将那瘦小的身影围在中间。那瘦小身影见被官军围住,便不再跑了,大声的说了一句什么,然后蹲下来,把背上的东西放下来,紧紧搂在怀里。</p>

火把照耀下,原来他是一个瘦小的少年,而他怀中所抱的,是一个只有两三岁的小孩。</p>

这样的人没有危险,因此武襄左卫没有动手,而少年刚才所喊的那句话,也是重要原因。</p>

朱慈烺远远瞧着有点异样,便停了下来。</p>

“殿下,那少年说,他是朝廷命官的家眷。要见几位大人。”武襄左卫回报。</p>

“带他过来。”</p>

“是。”</p>

武襄左卫将少年引了过来。</p>

少年很瘦弱,弱不经风,灰头土脸的,看上去也就十几岁的样子,怀里的小孩睁着胆怯的小眼睛,蜷缩在少年怀中不敢动。</p>

离着朱慈烺还有两三步,少年噗通就跪倒在地,并把怀中的小孩也摁跪在地上,对着朱慈烺磕起头来,“大将军,救救我弟弟吧,我们是朝廷命官的家眷。”</p>

声音清脆,口音明显不是河南的,他不识朱慈烺的身份,见朱慈烺身着甲胄,是众人之首,以为朱慈烺是将军。朱慈烺微微一奇,翻身下马,温言问道:“不要怕,你们是何人的家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