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皇宫时,朱慈烺暗想,看来这事也不能再拖延了,需得早一点处理,虽然就历史大局来说,谁是皇后好像并不影响,但作为一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正常人,或者说,一个经历了一个现代社会的人,对自己的妻,一生的伙伴,他还是想要给自己留下一些可以选择的权力。</p>
另外,朱慈烺也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婚事,撬动某些事务,以为以后的改革做准备……</p>
襄城伯府。</p>
夜晚。</p>
听完家人的回报,襄城伯李守锜好一阵剧烈的咳嗽,慢慢地在椅子里躺好了,长舒了一口气,闭上眼睛,喃喃自语的说道:“冯知远的天象解的好啊,但你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老夫,哼,胆子倒真是不小,连陛下都敢欺瞒……只是为什么呢?他为什么要阻挠太子选妃?”</p>
想了一下,睁开老眼,对家人道:“明日拿老夫的帖子,去请锦衣卫骆指挥使到府中一叙。”</p>
家人躬身:“老爷,骆养性这两个月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p>
“他可以不见别人,但却不敢不见老夫。”李守锜闭上老眼。</p>
家人明白了:“是。”缓步退下。</p>
……</p>
承乾宫。</p>
田贵妃也是剧烈的咳嗽,比起半年前,她更加消瘦,整个人已经瘦成了皮包骨,头发脱落了大半,脸色宛如死人,但却依然倔强的活着,听完沈霑关于太子选婚又被推迟的消息,她夜枭一般的笑了起来,呵呵,哈哈……旁人听了一定会毛骨悚然,但沈霑却已然习惯,他望向田妃的眼神里,只充满了对田妃病情的担忧---他们的计划已经策划的差不多,只等一个好时机,就可以出手,将五皇子死亡的真相,公告于天下,让那些恶人受到应有的惩处,但娘娘的身体却是越来越差,即便是那些澳门来的医生,也渐渐束手无策,只希望娘娘能坚持住,熬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p>
上苍啊,保佑娘娘吧。</p>
沈霑心中默念,忍不住眼眶也湿润了。</p>
八月末,辽东阵亡将士的部分尸骨,包括邱民仰,曹变蛟王廷臣以及三十多个在松山被建虏就地杀害的大明文武官员的尸骨,一路从松山运到了京师。</p>
崇祯帝辍朝一天,亲率京师的文武百官在城外十里迎接,举行哀礼。</p>
松锦之战,是崇祯帝心中永远都揭不过去的痛,当邱民仰曹变蛟等人的棺椁出现时,贵为皇帝的他也忍不住失态,在众臣面前落泪了,从松锦之战的失败到现在,每每想起,崇祯帝的心就像是被刀扎了一般,懊恼,愤怒,痛不欲生,有一种恨不得想要把眼前的所有一切都砸一个稀巴烂的冲动,而今日,面对曹变蛟等人的棺椁,他的情绪再也压制不住。</p>
原本,对崇祯帝是否应该亲自迎接和参加哀礼,朝臣是有不同意见的,毕竟是皇帝,亲到城门口迎接阵亡将士尸骨的尸骨,不但大明,就算各朝各代也鲜少听闻,但太子支持,认为陛下应该也必须亲自出席,祭死者,鼓来者,如此才能告慰松山的英灵,鼓励将士们的士气,宣扬为国尽忠的浩然之气,</p>
崇祯帝才下了决心。</p>
崇祯帝泪眼朦胧之际,而跟在崇祯帝身边的太子,已经是泪流满面。</p>
眼前的这些棺椁都是朝廷特地为这些忠良准备的,从京师运到松山,载着忠骨,千里而回。曹变蛟,王廷臣,邱民仰……原本只是书本上的名字,这一世变成了眼前真真实实的忠骨,扶着他们的棺椁,想着松山激战,内外无援,粮尽弹绝,慷慨赴死的悲愤和忠勇,太子的泪水根本止不住。</p>
内阁群臣亦都是泪流。</p>
邱民仰行义刚方,殉义捐躯,克全大节,谥忠节</p>
曹文诏秉资骁猛,练习戎行,慷慨出师,勇烈并懋,谥忠果。</p>
王廷臣奋勇争先,捐躯最烈,谥忠刚。</p>
其他战死的文官武将也更有谥号和封赏。</p>
……</p>
内阁首辅周延儒亲自写了祭文,在哀礼上朗诵,并铭刻成碑,永世长存。</p>
“砰砰砰~~~”</p>
神机营的二十四门青铜小炮一起轰鸣,惊天动地,山野回荡,以慰忠烈们的归来。</p>
京营出动五千兵马,扬起灵幡,护卫忠烈们的棺椁。</p>
所有人都是肃穆。</p>
除了皇帝,太子,京师所有的勋贵连同文武百官之外,一些英烈的家人,也被提前接到了京师,当亲人棺椁出现时,他们悲情哭泣,呼喊着家人的名字,现场官员和围观的万千百姓,也都是黯然神伤,有家人战死在辽东,或者被建虏入塞所害的,在这悲戚时刻,也都是压抑不住,哭声一片。</p>
这一天,必将会被历史永远铭记。</p>
太子朱慈烺顺势提出,将正在修建的京营忠烈祠扩建为国家级的忠烈祠,将邱民仰等人连同所有战死在辽东的将士的牌位列入,永享国家祭祀,崇祯帝和朝臣门都是同意了。</p>
哀礼一共进行了三天,三天后,曹变蛟等人的棺椁返回家乡,由亲人扶灵回原籍安葬,沿途各地官府要派人保护,官员必须亲自祭拜,大张旗鼓,令天下人都知道,忠烈们,回来了。</p>
……</p>
皇帝和太子亲自迎接辽东忠骨的归来,父子同时落泪,并修建国家忠烈祠,君王每年要向祭奠先祖一样的祭奠忠烈,这是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情,消息传来,南北都是轰动,很多军士武将第一次感受到了朝廷对他们的强烈“尊重”,哪怕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也能入祭忠烈祠,永世享受国家的祭祀,当然了,也有文士隐隐意识到,忠烈祠文武并列,这是朝廷在拔高武人的身份啊,虽然想到了,但却没有人敢公开反对,此时正是群情激愤,敬仰勇士之时,任何人胆敢提出不敬,必然会被群起攻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