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兵者诡道(1 / 2)

崛起大明 韭菜东南生 2511 字 6个月前

……</p>

宁远中右所。</p>

“呜呜~~”</p>

“咚咚咚咚~~</p>

号角呜呜,战鼓擂动。</p>

建虏大军四面围住了中右所,正在猛攻,宁远中右所位在宁远和山海关的中间,是为两城之间最重要的一个通行枢纽,建虏大军来到之后,没有攻击坚城宁远,而是绕过宁远,直扑中右所,同时扫荡周边的明军堡子和田庄。</p>

历史上,崇祯十六年,山西总兵李辅明就是在中右所战死的。</p>

这一世,崇祯十七年,多尔衮成为辅政王之后,为了立威,也曾经率军快速扫荡,并攻下了中右所和距离山海关更近的前屯卫,将山海关和宁远之间的联系破坏殆尽,只留下宁远孤零零地一城。</p>

现在是隆武三年腊月二十六,马上就要过年了,这个时间段,谁也没有想到,建虏大军竟然会忽然杀到。</p>

“攻,天黑之前,一定要拿下中右所!先登上城头者,赏银五百两!”</p>

军旗之下,一个年轻的白衣白甲的建虏亲贵手提马鞭,正咬牙切齿的在大声命令。</p>

正是多铎。</p>

这三年来,“大清”事事不顺,身为大清的豫亲王,太子的十五子,多铎十分的郁闷,去年乌克尔河的大好开局,但因为土默特的背叛,最后功亏一篑,被明国小皇帝窃取了胜机,今年明国渡海骚扰的力度,越发加大,他带兵驰援,但只是在海岸边乱跑了一通,除了两次小战斗,他竟然一次也没有见到明军的主力。</p>

回到沈阳之后,多铎气的发疯,打仗这么多年,他还没有这么憋屈的时候呢。</p>

多尔衮却是冷静。</p>

以多尔衮的聪明,早已经知道明国是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大清过去不是屡屡入塞骚扰明国吗?现在明国也学会了,所幸辽东辽南海岸边都是荒芜之地,几乎没有居民,除了第一次猝不及防,被明军攻破盖州和海州,造成重大损失之外,去年前年,在加大防守力度的情况下,旅顺金州等大城都坚守,明军不敢上岸深入,损失在可控之内。</p>

但今年情况又有了变化,明军竟然绕到鸭绿江口,迅捷上岸攻陷了镇江堡,这令建虏上下都是震惊--在这之前,对于明军今年的渡海骚扰,多尔衮是做了充分准备的,除了严令沿海各处,加强防御,不得懈怠之外,他还秘密调集了六万人马,于复州金州盖州一代埋伏,只等明军上岸,进入复州,立刻就实施包围,将上岸的明军全歼。</p>

如此,不但可以挫败明军的骚扰,而且可以令明军胆寒,再不敢上岸,辽东海岸的危机,自然也就解除了。</p>

但计划却是失败了。</p>

周遇吉极为小心,派出的侦骑极为广泛,对于复州城,也没有必须拿下的意图,只是顾着烧杀,大清兵马稍一出现,他立刻下令撤退,等于鱼儿还没有上钩,就已经是掉头逃跑了。</p>

不得已,多铎只能放弃包围的打算,带兵追击,想要在明军登船离开之前,歼灭明军。</p>

但明军的动作太快,船只极多,他们还是慢了一步,等他们的主力杀到海岸边,明军主力早已经上船撤离。</p>

这也就罢了,没有想到明军居然在极短的时间里,忽然又出现在了鸭绿江口。</p>

虽然在多尔衮的严令之下,镇江堡的守军得到了加强,守将也极为尽忠,但还是没有能顶住明军的进攻,只是一天,就失陷了。</p>

战后,多尔衮亲自来到镇江堡,望着残垣断壁,尤其是城墙被炸开的那个大坑,脸色铁青的久久沉思……</p>

经此一次,除了旅顺金州等沿海要塞,镇江堡的防守也得加强。因此,不等镇江堡的硝烟完全散尽,建虏就开始强征朝鲜民夫,用皮鞭驱使,重建并且加固镇江堡的防守。</p>

同时的,多尔衮也下定决心,要重建水师,一方面征调朝鲜剩余的全部战船,编为大清水师,另一方面打造新船,就算不能和明军抗衡,也得能掌握海上的动向,不能再让明军船舰在辽东海岸予取予求、进行大范围的运动攻击了。</p>

……</p>

而在这中间,建虏朝堂上发生了激烈的争吵。</p>

这一次,不但是豪格一派反对多尔衮,认为多尔衮主政无能,导致大清处处被动,连连失败,连多铎阿济格也对多尔衮的治国策略颇有微词。</p>

------多尔衮以为,大清已经处在战略劣势,现在只宜固守,休养生息,保存元气,效仿明军,多练火器,改善军制,于蛰伏中找寻战机,不宜再主动出击了。</p>

多铎却以为,守不如攻,花银子组建水师更是无用,大清应该发挥野战长处,主动出击,攻打明国,包围宁远----去年插汗河套之战,关宁铁骑的精锐损失殆尽,吴三桂本人也已经被调走,关宁军实力大减。宁远危急的情况下,明军必然出大军来救援,只要指挥得当,上下用命,将宁远变成另一个锦州,将明国小皇帝刚刚积攒起来的精锐,全部歼灭在宁远城下,就如松锦之战的八总兵一样,还是极有可能的。</p>

因此,他力主再发动一次“松锦之战”,逼迫明军在宁远城下决战。</p>

但多尔衮却不同意,他以为关宁骑兵虽然受损,但现在的明国没有了流贼的牵制,可以将全部的主力调集到宁远,就总体兵力来说,大清没有胜利的把握,而宁远也不同于锦州,锦州虽然是咽喉之地,但却矗立在原野中,可以四面包围,宁远的地形却比锦州复杂的多,20里之外,就是觉华岛,觉华岛和宁远互为犄角,大清要想攻占宁远,非先攻占觉华岛不可,然大清没有水师,想到攻占觉华岛,非得等到冬季严寒,踏冰过江才有可能,</p>

即便占领了觉华岛,但冬季只有三个月,如果大清不能在三个月之内攻下宁远,等到春暖花开,海水融化,明军水师重来,觉华岛又会落入明军手中。局面又回到从前。</p>

以宁远城中的存粮,坚持三个月,绰绰有余,宁远城防更是坚固,又有红夷大炮的镇守,马科虽然不比吴三桂,但却也不是弱者,想要三月拿下,绝非容易。</p>

而最最重要的还有两个原因,第一,经过这几年的征战,大清以战养战的策略失败,粮草消耗极多,非是必要,不可再轻起大战了,不然后勤补给就会出问题;第二,现在明国的皇帝不是崇祯,而是隆武。</p>

隆武帝是知兵之人,他不会犯崇祯帝的错误。</p>

经过这几战,多尔衮越发不敢轻视隆武。他不能再轻易冒险,用国运做豪赌了。</p>

……</p>

多尔衮好不容易说服了多铎,但多铎依然不甘心这么的被动挨打,提出率兵攻打宁远周边,劫掠需要的粮草棉布,以为大清振作士气。</p>

为了争取多尔衮的同意,他将自己思谋很久的计策向多尔衮说出。</p>

最初,多尔衮是不同意的,认为多铎的巧计很难成功,但是当喀喇沁左翼蒙古被明军击溃,右翼逃回,哈刺慎右翼更是举旗向明国草原,喀喇沁草原震动,察哈尔蒙古,巴林蒙古等都慌慌不安后,多尔衮改变了主意,转而支持多铎的建议了---连续的失败之后,大清太需要一场胜利了,只有胜利才能振作内外的军心士气。</p>

临行前,多尔衮叮嘱多铎,要他快攻快打,不可恋战,一切以战斗的胜利和具体实物的抢掠为主。</p>

多铎出兵宁远,从沈阳带了一万主力,其中有两千是多尔衮新近操练的汉军火枪营,到了锦州之后,又从阿济格麾下抽调了大部分,加上察哈尔蒙古的八千骑兵,一共三万余人,气势汹汹的宁远杀来。</p>

---渤海所之战后,阿济格的身体一直都没有复原,一直都在养病中,不然这样的机会怕也轮不到多铎,阿济格早就主动在锦州出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