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章 王在法下之帝崩(2 / 2)

崛起大明 韭菜东南生 3333 字 6个月前

为此,特设立大明宪法最高院,由资深的法官组成,一共十一人,专门判决宪法和处理皇帝有关的案子。</p>

如果皇帝违法,最高法院判决,不管皇帝听不听,内阁和有司,都得遵照法院的判决,而不必理会皇帝的旨意。</p>

也就是说,皇帝的旨意,不再是不可抗拒的天条。</p>

同时的,这一次律法的修改,正式确定了大明皇帝对内政、司法的放权,确定了首辅治国,皇帝提名首辅次辅,都察院同意的规范,若首辅任内有失,皇帝想要撤换,亦需要得到督察院的支持。</p>

至于司法,无论皇帝或者是首辅,都不得干涉。</p>

如果首辅干涉司法,法院判决,首辅立刻下台,接受调查,而不必等都察院的表决。</p>

……</p>

王在法下是一件大事,不但对皇帝,对皇亲勋贵亦是很大的冲击,你想啊,连皇权都不能为所欲为了,何况他们?于是,隆武帝下诏成立“上都察院”,简称“上院”,上院和都察院同列,由皇室宗亲、勋贵后代和退休高官所组成,一共九十九人,不称御史,而称参议。</p>

参议非考试,非世袭,其中三分之二的名额皇亲、勋贵公推,三年一任,任满再推,最多连任三届。</p>

剩下三分之一,由德高望重、资历完整、没有入阁,或者是从内阁退下来的高官担任。</p>

重大事务和重大法律,在都察院之外,上院亦要通过,否则也是不能作数的。</p>

从此,皇亲勋贵不再是养猪,也可以参与到国家大政的治理之中了。</p>

同样的,因为成为了参议,各个参议员也开始要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在行使权力之外,亦担起了相当的责任。</p>

对应上院,都察院简称下院。</p>

首辅的重大决策案,都需要交到上下两院进行表决,取得两院的支援,如预算和法律的修改,乃至国家的大策,如果上下两院都不支持,首辅要不撤案,要不就下台。</p>

如上下两院对同一个案子的表决结果不同,可有三月的协商、缓冲期,其间正方双方相互说服,三次表决,如果还是谁也不能说服谁,则由皇帝介入,进行裁决。</p>

上院首任院长为永王朱慈炤。</p>

……</p>

“王子犯法,于庶民同罪。王亦有法。圣人几千年的理想,想不到竟然实现于当代!”</p>

“陛下,古往今来第一圣天子是也!”</p>

已经七十有二的黄宗羲,感慨无比,向北而拜。</p>

……</p>

王在法下,这是一项颠覆所有,庞大无比的法律工程,面对的压力非一般人可以想象。</p>

隆武三十九年,以修订律法的功劳,隆武帝册封六皇子朱和坤为翼平郡王。</p>

隆武四十一年,律法完成,上下两院的架构也都支撑了起来,隆武帝下诏,进翼平郡王、六皇子朱和坤为翼王。</p>

同年,锦衣卫密报辽王和一些心有不满的宗室秘密聚会,似乎有图谋不轨的迹象,还秘密派人联络抚远大将军李定国。</p>

隆武帝虽然重视,但并未立刻处置,不唯内外都在控制中,更因为他相信李定国不会作乱,也相信经过这么多年,军人不得干政的铁律,已经在军中渐渐形成,各项都有钳制,李定国麾下将领的家属,更都在京师之中。即便李定国本人糊涂了,以他巨大的威望,想要带兵作乱,帮助辽王夺嫡,但他麾下的众将,也是不会跟随的。</p>

只要李定国安守本心,辽王无兵无权,宗室更都是空架子,或能图谋,但却无法不轨。</p>

果然,不久之后,锦衣卫再密报,抚远大将军李定国不应,辽王沮丧落寞,已经是泯然矣。</p>

同年,制定《皇位继承法》。</p>

……</p>

隆武四十二年,黑龙江将军吴三桂,安西将军周遇吉,先后逝去。</p>

同年,罗刹国在欧洲战事失败,转而又把目光投向远东,不久,撕毁《尼布楚条约》,再次袭扰大明边疆。</p>

新任黑龙江将军佟定方,率领边军出击,跨越北海,击溃罗刹军,将疆土再次扩大。</p>

罗刹国乞和,双方约定新的条约。</p>

这一年尾,蒸汽机出现雏形,各项科技蓬勃发展,隆武帝大喜。</p>

……</p>

隆武四十三年,堵胤锡致仕,张煌言进为首辅。</p>

堵胤锡治国十年,天下大定,工商农业发达,科技发展,外贸昌盛,沿海的通商港口千帆万船,义务教育和改土归流深入人心,很多法律和制度得到了确定和规范,中外武功无敌,人口达到了惊人的三万万人,史称“孙堵之治”。</p>

虽致仕,但隆武帝赏赐宅邸,准堵胤锡在京师居住</p>

同年,翼王成为陆军讲武堂、水师讲武堂的副祭酒,代替隆武帝,主持一切重大仪式。</p>

隆武四十八年,已经六十八岁的隆武帝召集群臣,拿出高藏于“敬天法祖”之后的遗诏,当众宣读。</p>

原来,隆武三十三年的时候,隆武帝在遗诏里就清楚写下传位于六皇子朱和坤。</p>

众臣这才知道,隆武帝对翼王是早有所属。</p>

同一日,隆武帝朱慈烺宣布退位,为太上皇。</p>

翼王继承大统,为大明第十八任皇帝。</p>

不同于过往,隆武帝交给他的,是一个完全崭新、蒸蒸日上的庞大帝国。</p>

也不同于历代皇帝,翼王也是一个开明,革新,具有相当现代思想的另类君王。</p>

退位、继位大典之前,隆武帝将翼王召进乾清宫,将秘藏的一块石碑示之,令其遵从。</p>

----王在法下、虚君实相、君主立宪,此乃国家政体发展的三个阶段,也是未来所向,凡朱氏子孙,都得顺应潮流,严守法律,不得动用军权阻挠,更不得开历史的倒车,如有违,天噬之!</p>

翼王在石碑前跪拜发誓。</p>

以后每一个继任皇帝,都得如此。</p>

翼王继位,年号熙宁。</p>

……</p>

隆武帝为太上皇,去往承乾宫居住,改宁寿宫。从此不理政务,全部交给熙宁帝。</p>

……</p>

熙宁三年。</p>

安西将军李来亨越过班加湖,兵至德里,击破敌联军二十万,斩首无数,恒河河水为之堵塞,</p>

……</p>

熙宁四年,台湾水师总督,太子太傅郑森在马六甲病逝。</p>

……</p>

熙宁六年,消息传来,抚远大将军李定国外出狩猎,途中忽然病逝。在这之前,归顺大明的多尔衮,在法华寺剃度,同日圆寂,法号慧通。</p>

秋风落叶而下,故人纷纷逝去,一时,隆武帝心有所感,十月,太上皇隆武亲自去往英烈祠拜祭,见到英烈祠中,那些牌位上篆刻的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他不能自己,遥想一生,几乎落泪。</p>

……</p>

是夜,电闪雷鸣,磅礴大雨,大明湖中的乌龟,成群上岸。</p>

隆武帝忽发急疾,不能动。</p>

熙宁帝急至。</p>

娜仁皇太贵妃和李皇太淑妃围在隆武帝榻边,泪如雨下。</p>

握着二妃的手,隆武帝脸带笑容,悄然崩逝。</p>

临前轻语:“一切皆有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p>

……</p>

消息传出,景阳钟三十六响,天下缟素,万民齐哀,哭声遍于九州。</p>

……</p>

隆武帝朱慈烺于崇祯十五年,国势颓废,大厦将倾之际,以弱冠之年,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抚军京营,而后朱仙镇大捷,击溃李闯,又两次抵御建虏入塞,亲征乌克尔,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后继位,不惧艰难,锐意改革,知人善用,勤俭克己,国家财税大增,人民安居乐业,终厉兵秣马,克复辽东,收复台湾,开拓西域,服膺四方。</p>

更不用说,王在法下,确定君权边界,自削皇权,克己恕人,更是古往今来,从来都没有的事。</p>

谥号“神武”。</p>

……</p>

明日大结局,最后一章----如果有来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