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边关来报(2 / 2)

张阳李世民 张围 2701 字 5个月前

吃了饭食,一个人吃完了一整只葱油鸡李渊这才满足。</p>

他老人家都一把年纪了,张阳还是很担心他的消化情况。</p>

“您老饭后多走几步,多喝点茶水吃了这么多不好消化,您的肠胃可不比年轻人。”</p>

李渊满不在乎,“朕好不容易出宫一次,自然要吃个痛快。”</p>

家里多了这群孩子,也热闹了起来。</p>

李玥一直陪着孩子玩闹,直到夜深了,他们才愿意睡下。</p>

“累了吧。”张阳看着她说道。</p>

“嗯。”李玥低声答应,“洗洗便睡了,夫君也早点休息。”</p>

张阳摇着扇子点头。</p>

贞观七年,这年的六月过去半月,各个村县都已经开始准备夏收的事宜。</p>

关中平原,但凡是耕地皆是粮食。</p>

这是军中和朝堂的底气,有了粮食有了存粮即便是再遇天灾也不会害怕。</p>

长安城以西,田野的尽头。</p>

那是陇右方向,一队兵马从官道掠过,卷起一大片的尘土。</p>

官道上的路人纷纷躲闪,站在路边看这支兵马跑过,等尘土散尽正赶往长安城的乡民重新拿起行囊和竹篓继续走路。</p>

长安城就在眼前,这支兵马这才放慢了速度。</p>

一匹匹战马在长安城前停下,牛进达翻身下马先是一声大喝,一众将士整齐下马,纷纷脱下了甲胄放下了刀兵。</p>

城前就有一个官吏站着,他们手中拿着文书,要向这些戍守边关的将士发放钱饷。</p>

牛进达走到城前,先是向眼前的兵部官吏讲道:“将士皆在,末将戍守河西走廊三年,特来回禀。”</p>

兵部侍郎朗声道:“正是早朝的时辰,还请大将军去承天门前等待。”</p>

“喏!”</p>

牛进达大声回应,嗓音中气十足,行伍中磨炼出来的气势让人为之振奋。</p>

声音在城前久久回荡。</p>

随后他便一路跑向承天门。</p>

太极殿,正是早朝。</p>

李世民看着殿内的官员,三省六部官吏该在的都在,目光扫了一遍殿内,在礼部的位置上少了一个人。</p>

之前站在最前面的便是那个小子。</p>

“牛进达到了吗?”李世民缓缓开口。</p>

李道彦一路跑到殿前,“陛下,牛进达将军正在承天门外,等待召见。”</p>

李世民颔首:“召他入殿。”</p>

“喏。”</p>

此刻的牛进达已经脱下了甲胄身着布衣,听到侍卫传令他迈步走入承天门。</p>

一路小跑,来到殿前,牛进达躬身行礼,“拜见陛下!”</p>

“戍边三年,进达辛苦了。”</p>

“陛下所指,末将必将其扫平之,不过三年耳,十年又何妨!”</p>

闻言,李世民点头,“戍边三年,盯防吐蕃可有收获。”</p>

牛进达再是行礼,“回陛下,松赞干布确是狼子野心,今年五月禄东赞回到吐蕃之后,便开始召集兵马,甚至还有不少吐蕃在河西走廊一带出没,似乎是在查探军情。”</p>

说完话,牛进达递上一份奏章。</p>

李世民又问道:“吐蕃兵马几何?”</p>

“回陛下,战马上万,兵甲五万有余。”</p>

殿内众人又是一阵议论,松赞干布集结了五万兵马,按说吐蕃苦寒之地,能够拉出上万战马,数万兵甲确实不可思议。</p>

历朝历代以来,这该是吐蕃最鼎盛的时候。</p>

李世民来了精神,“如今吐蕃兵马在何方?”</p>

牛进达回话道:“在祁连山以西十里地便有兵马出没,大部兵马还在吐蕃深处,自禄东赞回到吐蕃每天都有兵马前来查探,未曾断过。”</p>

此刻朝堂上的议论声更多了,战争要来的味道愈加重了。</p>

“末将与太府卿李将军交接之时,也有嘱托防备吐蕃,吐蕃人知道换防增派了兵马这便来查探的吐蕃人更多了。”</p>

李世民呼吸沉重,“我大唐兵马驻守河西走廊,他松赞干布也想图谋之?”</p>

牛进达低着头,“末将以为,松赞干布确有图谋河西走廊之心,并且还有吐蕃人绕过河西走廊,查探松州兵马,被末将的眼线抓获。”</p>

长孙无忌站出朝班,“陛下,臣以为应当去信问问松赞干布是何意。”</p>

李世民再是扫了一眼朝班,看到礼部的队伍,礼部尚书的位置空荡荡,要是这个时候张阳站在这里,他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看法。</p>

这小子说禁足一个月,他倒是清闲,当真是打算一个月不来长安城了?</p>

在他的封地逍遥快活?</p>

朝中又是紧张地讨论一番,李世民这才决意让礼部拟书信一份送去吐蕃,看看松赞干布是何意思。</p>

下朝之后,召见了尉迟恭,牛金达,秦琼,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人一起去甘露殿接着再议。</p>

朝中面对吐蕃这般挑衅自然要做出应对,李世民作为天可汗,也是需要立威的时候。</p>

这么大的事情不能不过问礼部尚书。</p>

许敬宗走了一趟外交院便急匆匆赶去骊山,刚走到城门前又撞见了,李道彦和苏定方俩人。</p>

“两位将军这是……”</p>

“我们与你一同走一趟骊山。”</p>

事情紧急,给吐蕃送信这件事要问过张尚书再给陛下回复。</p>

去了骊山见了张阳,回到长安城应该是傍晚时分,赶回来向陛下禀报还来得及。</p>

心中一番盘算,许敬宗一跺脚,“两位要跟便跟着。”</p>

一个时辰之后的骊山……</p>

张阳摇着扇子坐在骊山山脚下,享受着这里的凉快,耳边是许敬宗的絮叨。</p>

除了许敬宗眼前还有两个家伙一个李道彦,还有一个是苏定方。</p>

听许敬宗说起吐蕃的事情,张阳心烦意乱又换了坐姿。</p>

“早知当初让禄东赞回去就是放虎归山,就该让魏王殿下将他半道上打死。”</p>

李泰当即站起身又道:“许敬宗,你说得轻巧,说打死就打死,打死使者的罪名你来背是不是。”</p>

许敬宗又迅速冷静下来,“下官乃性情中人,一时犯浑失言了,魏王殿下莫要见怪,而且下官上有老下有……”</p>

“行了行!”张阳打断他的话语,这些话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