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梅娘因家里是茶商,她又是大女儿,免不了跟着爹爹接触些三流九教的人物,倒养成敢说敢做的性子,比一般的闺秀开朗得多,听得众人取笑她,并不以为忤,反倒跟着众人一起笑了。</p>
唐梅娘的弟弟唐明山也插嘴取笑道:“姐夫与姐姐比我们早成亲一年,临了文龙却只比我们少华大几日,他们不努力怕是不行的。”说的众人又是笑起来。都拿眼去瞧方文龙和唐少华,见方文龙和唐少华个头一般大小,相貌虽有几分像,但是方文龙笑容温文,唐少华却一副不爱笑的样子,气质极是不同,可说各有千秋。见大家看方文龙和唐少华,唐梅娘却说唐明山道:“少华也有五岁了,不说我,你也该给少华再添一个弟弟妹妹的。”</p>
唐明山婆娘庆氏见唐梅娘把火烧到他们这边来,忙要转移话题,过去抱了贵姐儿道:“少华这回跟着来认亲,可不是认了一个小妹妹了?”</p>
唐家老爷唐楠正妻只生了唐梅娘和唐明山两个,底下两个妾侍又各生了一个女儿,因此现下唐家只有唐明山一个少爷,于唐明山子息方面的事便催得紧。庆氏只生得一个儿子,这几年却没个动静,唐家已是谋划要为唐明山纳妾了。因此庆氏一听唐梅娘的话,不欲多说,便抱了贵姐儿逗着玩去了。</p>
唐梅娘一见庆氏的动静,也知道自己造次了,大家大户的,男人家总归要纳多几个,只是唐明山与庆氏少年夫妻,感情极好,才拖着没纳妾。至于自己,当初招了方遥进门,方遥既是上门女婿,又是那种待人一心一意的,倒没生纳妾的心思,自己只要再为他多生下一男半女的,料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变故。庆氏却不同,无论她是否能再生下儿子女儿,将来总归要与人分享丈夫的。</p>
董氏一边陪着叙话,一边打发婆子先洗菜淘米的,见家里人多,婆子有些忙不过来,正好被她支使去买东西的方文信和方文昭回来了,便唤方文信上董玉婵家去借一个婆子过来用用。方文信和董玉婵的儿子李甘风不对盘,听得要上他家借婆子,摆手道:“娘,这个你叫文昭去就行了,我不想上他们家。”董氏横方文信一眼,只得叫方文昭去了。</p>
“既是没人使唤,便买两个丫头家来罢!何必去借人?”唐梅娘听得董氏这边让方文昭去借婆子,过来笑道:“若是怕买不到合意的,下回我跟阿遥回来,送两个给你如何?”</p>
“这倒不用!京城里的丫头,不说她们不愿跟着我们乡下人过活,就算愿了,咱们使唤起来总有些不便。”董氏笑着跟唐梅娘道:“再说了,不过你们来时,忙一阵子就完了。若是平时,我自己也动手作一些,小子们也不让做少爷,该帮着做什么就做什么,一个婆子尽够使的。再多两个,平日里只养着,却不须做什么的,这不浪费吗?”</p>
唐梅娘听得如此说,笑道:“说什么京城里的丫头,除了家生子,她们也不过是我们从人贩子手里买的,先前还不知道是哪个山沟沟出来的,哪里就敢嫌东嫌西了?平日里闲着就让她们帮着你刺绣闲话,给你捶背解闷的,岂不是好?”</p>
董氏再三推辞,只说自己用不着,让唐梅娘不用费心,唐梅娘这才罢了。这镇里的人,有那个得机会上了一趟京城了,回来不是吹嘘了一遍又一遍的?因此董氏不相信跟着主人家在京城里住了一些日子的丫头,到她手上会乖乖听话。搞的不好,妹子大过主人家,又因是唐梅娘送的,不能十分打骂,那时岂不是自寻烦恼。退一步说,就是想买丫头,自己在乡下托人买了,又诚实可靠,又听话,不比唐梅娘送的强?其实董氏还有另一层心思,怕自己一个镇上的婆娘,会让京城里来的丫头看轻了。再则文信他们也大了,家里忽然多了两个京城里来的可人丫头,岂能不生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