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记忆问题(1 / 2)

寒门枭士 半纸烟墨 1142 字 2022-09-08

两个人回到家里的时候,太阳已经升的老高了。

云逸先是拿出肥皂美美的洗了个澡,然后又换了一身干净衣服。

最后才在沈幼薇期待的眼神中,晃晃悠悠来到了破旧的书桌旁。

这张书桌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不但桌面破旧不堪,就连书桌的腿,都被老鼠啃下不少。

云逸先是清理了桌面上的灰尘,待尘埃落定,这才在书桌前坐了下来。

科举制度在这个时空,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当下已经十分成熟了。

虽然现行的考核体系称不上有多完美,但相对来说还算比较公平。

大周王朝和前世的封建统治并无两样,士农工商依旧等级森严。

寻常百姓想要鱼跃龙门,唯一打破阶层的途径,就是凭着真本事参加科举。

云逸随手翻看了一下这个时空的四书五经,发现和前世记忆里的那些并无二致,当下倒是放心不少。

从原主的记忆中,云逸了解到。

大周王朝的县试,分为正试和附试两场,一共需要考两天。

第一天正试,主要考两项内容,分别是经义填空和试帖诗。

所谓经义填空,就是从四书五经里面摘抄内容做成填空题,考生只需要把留空的段落补充完整即可。

对于这场考试,云逸并不怎么担心。

毕竟只需要把必考的那几本书都背熟,想来通过考试应该不成问题。

正试的另外一项是试帖诗。

试帖诗与普通的诗词略有区别,中心思想是歌功颂德,所以更注重格律而不是文采。

虽然云逸不会作诗,但从原主的记忆中了解到,试帖诗只要不错韵,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第二天附试,考的是表判。

所谓表判,就是考察学子们对律法的了解,以及断案的能力。

毕竟通过科举考试的学子,十有八九都是要做官的。

如果连最基本的大周律法都不知道,又怎么能识人断案呢?

不过对于县试来说,是否通过,看的还是第一天的成绩,第二天的附试只是作为参考。

当然如果附试考得太差,或者对律法根本一窍不通,那肯定也是无法通过的。

在云逸看来,想要通过县试,虽不能说是轻而易举,但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可是原主开蒙已有四五年,县试也参加了三次,愣是一次都没能通过。

现在想来,刘夫子评价他胸无点墨,志大才疏,还真不是刻意贬低他。

云逸随手拿过《论语》翻看了几页,发现和前世看过的基本没什么差别。

把整本书一目十行的扫了一遍,云逸虽然发现了几处差异,不过这些差异对于科举并没有什么影响,于是也就没有太过关注。

合上书,云逸正准备活动一下身子。

可当他在脑海中回忆那几处差异时,却突然愣在了当场。

书中的那些内容,自己为什么会记得如此清楚?

他连忙翻开那本《论语》,经过对照,发现居然与原文一字不差。

这是什么情况?

莫非原主早就把《论语》背得滚瓜烂熟了?

这不可能啊!

如果他真有这种水平,又何至于考了三次都还是个白身呢?

莫非……

现在的自己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一念至此,云逸连忙拿过《孟子》做起了实验。

他先是把《孟子》一目十行的读了一遍,然后便开始根据记忆一一对照。

一番操作下来,云逸兴奋的差点儿原地跳起。

有了这个金手指,还担心什么科举考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