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该知足了
慎思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四章 该知足了,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慎思量,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该知足了
李学庆这些日子也被烦得不行。</p>
电饭煲厂那边,第一批产品被市物资局拉走以后,何老四几人就时不时地过来念叨几句。</p>
虽然没明着说,可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在打听,东西卖了多少钱,赚来的钱啥时候分。</p>
李学庆现在也不禁后悔,当初就不应该答应李学国,带着其他几个村一起干。</p>
“都是眼皮子浅的,赚了钱还能不分给他们?”</p>
李天明笑道:“看不见实惠落在手里,心里难免犯嘀咕。”</p>
“天明,这回去南边……到底咋样啊?”</p>
显然,不光何老四等人心里不踏实,李学庆也一样。</p>
毕竟,这可是和外国人做买卖。</p>
“东西卖得还行。”</p>
“那咱……”</p>
“电风扇四万,电饭煲两万。”</p>
李学庆闻言,目光闪过激动。</p>
“这么多?”</p>
多吗?</p>
至少李天明并不满意,在这个数字上翻一倍还差不多。</p>
“叔,咱们村差不多也该歇歇了。”</p>
李学庆表情一怔。</p>
“天明,有啥话你直说。”</p>
李天明接着道:“我的意思是说,维持住现在的产业就行了,往后这几年还是先缓缓。”</p>
李学庆听了,暗自松了口气,他还以为李天明要撂挑子呢。</p>
虽然李天明这两年干的每一件事,都让他悬着心,可人一旦过惯了好日子,谁还愿意调过头再去过穷日子。</p>
李家台子能有今天,都是靠着李天明带头。</p>
要是李天明甩手不管了,接下来的路该往哪边走,李学庆的心里可没底。</p>
好在只是虚惊一场,李天明说要歇歇,正好也是李学庆希望的。</p>
看看现在的李家台子,又是养殖场、果木园,村头还立着两座工厂,菜园子也改成了蔬菜大棚。</p>
乡亲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可李学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p>
眼下有市里的领导支持,可万一哪天风向变了,村里的这些产业被人当成zB主义尾巴给割了……</p>
赚钱的营生没了,倒是不打紧,他作为李家台子的村主任担责,也没啥大不了的。</p>
李学庆担心的是李天明,这小子是老李家的龙,要是被牵连进去,一辈子都得毁了。</p>
“天明,我有句话早就想说了,咱们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也该知足了。”</p>
和以往相比,现在的好日子简直就像做梦一样。</p>
“是啊!该知足了。”</p>
如今这年月,再奢求更多的,那就显得太贪心了。</p>
李学庆待了一会儿,便起身离开了。</p>
李天明看看时间还早,和宋晓雨打了个招呼,去了村南头的养殖场。</p>
李老六去世之后,这里也没了看大门的,平时都是郄国良他们负责卫生。</p>
“老郄!”</p>
郄国良也是刚回来,吃过晚饭,他又去了趟菜园子。</p>
“天明,你……今天回来的?”</p>
养殖场这边平时很少有人过来,这也是李天明要求的。</p>
毕竟郄国良等人的身份敏感,平日里还是少接触外人为好。</p>
“下午刚到家,您这是……”</p>
“去了趟大棚!”</p>
李天明听了也没细问,大棚交给郄国良,他放心得很。</p>
“有啥活,您就交给天林和天亮,别太累着了。”</p>
说着,两人一起进了养殖场。</p>
今年的猪崽和鸡苗在李天明南下之前就已经到了。</p>
按照计划,再有两年,李家台子的养殖场就能实现自行繁殖,不用再找农业局进崽了。</p>
李天明转了一圈,又去找了吴月华。</p>
老两口子刚吃完饭,孙嘉璐在门口洗衣服,吴月华又在折腾她的发明创造。</p>
“孙老师,您可真够贤惠的。”</p>
对李天明的调侃,孙嘉璐也只是笑了笑,根本不在意。</p>
他们两口子一直如此,让吴月华做家务等于拆家,哪天小老太太要是真伸手帮忙,孙嘉璐还真接受不了。</p>
“月华,天明来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