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加量不加价
慎思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七十三章 加量不加价,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慎思量,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加量不加价
东西再好吃,可口味单一,人们也总有吃腻的时候,现在多出来的四种口味,也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p>
以为这就完了?</p>
李天明前世就是个成功的商人,拥有着丰富的营销经验,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成功案例,鬼点子多着呢。</p>
以前是因为脑袋上套着紧箍咒,每做一件事之前,总要左思右想,尽可能将惹祸上身的风险降到最低。</p>
现在不一样,政策变了,自上而下都在倡导改革。</p>
即便还有些老顽固生活在以前的世界里,不愿意醒过来,可也影响不到大局。</p>
就像海城电视台播方便面广告的时候,那些四处告状的。</p>
客客气气的接待,然后……</p>
哪凉快哪待着去!</p>
“加量?这么干……咱不是亏了嘛!”</p>
李天明又有了新点子,第一时间找到了李学庆商量。</p>
其实说是商量,不过是找李学庆背书。</p>
厂子不是李天明一个人的,那么多人都有份,他想要做点儿什么总要事先打个招呼。</p>
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李天明现在可没时间挨个去解释。</p>
这个时候,就需要李学庆出马了。</p>
“叔,亏不了,咱们现在生产一袋方便面的成本全部加在一起是一毛到一毛二分钱。”</p>
大批量生产,成本自然会被压低,尤其是人工部分。</p>
“现在每一袋的面饼是一两六,咱们加到二两,每袋成本增加的连一分钱都不到。”</p>
李学庆听着,也在心里算了一遍,现在一斤白面还不到两毛钱,按李天明说的,只增加四钱的重量,确实不多。</p>
“可咱现在卖得不是挺好嘛,加了量,又不涨价,一来一回的,咱们还是吃亏了。”</p>
李天明很难和李学庆解释什么叫规模效应。</p>
“叔,账不能这么算,您想啊……”</p>
李学庆摆了摆手:“我还是别想了,费脑子的事都交给你来办,反正我就知道一点,你小子,吃亏的事,肯定不会干。”</p>
对李天明的这份信任,是日积月累下自然而然生成的。</p>
“您放心,我保证不让乡亲们吃亏。”</p>
很快,当又一批何师傅方便面被摆上货架的时候,人们惊讶的发现,方便面的外包装又变了。</p>
看上去……比以前大了不少,只增加了20克,其实根本不用改变外包装的规格,但既然加了量,总得让消费者能直观的感觉出来。</p>
这同样是一种营销手段。</p>
另外在包装袋上还特意印上了五个大字——加量不加价!</p>
“同志,这是什么意思?”</p>
“以前一袋一两六,现在一袋二两,价格还是两毛钱。”</p>
多了,价没变,这岂不是更实惠了。</p>
拿在手里垫了垫,感觉……</p>
是比以前的重了啊!</p>
“给我拿五包,要香辣牛肉的。”</p>
“我也要五包,红烧牛肉的。”</p>
有便宜谁不占,万一过段时间又给改回去呢。</p>
“我要两箱!”</p>
土豪也开始加码了。</p>
“我早就说了,你小子鬼精鬼精的,整个就是一塞活猴儿。”</p>
这是什么破外号?</p>
“周局,我这可是回馈消费者,妥妥的良心商家。”</p>
良心?</p>
你的良心全都用怎么在算计消费者口袋里的钱了。</p>
周振国以前还不懂,现在算是全明白了。</p>
这小子要是生在过去,怕是红顶商人得有他一个。</p>
现在李天明的每一步操作,甚至引得市里专门开会讨论。</p>
这年头,做生意还真不是这些精英阶层擅长的。</p>
以后要面向国际,不学是不行的。</p>
正好有李天明这么一个活教材,自然要好好利用才行。</p>
“行了,别跟我扯淡,说说,接下来准备怎么做?”</p>
周振国现在是越来越期待李天明的下一步操作了。</p>
“做什么?啥也不做了啊!”</p>
呃?</p>
李天明越是这么说,周振国越是怀疑这小子憋着个大的。</p>
“信不过我?怕我提前给说出去?”</p>
李天明闻言,也是哭笑不得。</p>
“周局,您这是想哪去了,真没有,至少暂时没有。”</p>
“真的?你小子还有消停的时候?”</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