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也就这么回事儿
慎思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七十五章 也就这么回事儿,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慎思量,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关于这条轧钢生产线的技术问题,其实已经没什么可聊的了。</p>
当初国家定下要采购两条轧钢生产线的时候,只圈定了两家供应商。</p>
一家是东瀛的三菱重工,还有一家就是面前的德国慕尼黑机械。</p>
两相比较之下,德国人报的价格虽然略高一些,可是对方同意在出售设备的同时,转让相关的技术。</p>
而东瀛人的条件则要苛刻的多,不但对技术全面封锁,而且还要求中方企业雇佣东瀛的技术人员来对设备进行维护。</p>
要知道,国家之所以要引进这两条生产线,为的就是技术,得不到相应的技术,买这玩意儿干啥?</p>
所以最后在反复考量之下,还是选择了与德国人进行合作。</p>
第一天的谈判,根本没涉及到商务问题。</p>
谈了一上午的技术,下午还带着他们去参观了生产车间。</p>
卢源几次想提,都被对方给含糊了过去。</p>
显然,人家现在是胸有成竹,在价格上不打算做丝毫让步。</p>
“翻来覆去的就那么几句话,他们的技术领先全世界,还不就是想逼着咱们让步嘛!”</p>
卢源憋了一肚子的气,吃饭的时候,忍不住发起了牢骚。</p>
本来想在技术上破局,但人家提供的设备虽然不是目前西德国内最先进的,但也绝对领先中国的轧钢技术一个时代。</p>
并且,当初谈的就是这种轧钢设备,想要最先进的,人家也不打算卖。</p>
“天明,你看了一天,看出点儿什么没有?”</p>
李天明无奈:“人家说话滴水不漏,咱们很难抓到机会,卢局,上面的心里价位是多少,您好歹给透个底。”</p>
卢源刚要说话,又强行忍住了,四下看了看。</p>
“等回去以后再说,当心隔墙有耳!”</p>
呃……</p>
你谍战剧看多了吧?</p>
不对,现在还没有谍战剧呢!</p>
“回酒店就安全了?您就不怕德国人在咱们的房间里装了窃听器。”</p>
卢源闻言,顿时脸色大变。</p>
“你说的有道理,不得不防啊!”</p>
好嘛!</p>
你是真听不出来我是说着玩儿的。</p>
不过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设备采购行为,人家犯得上用这些手段嘛!</p>
“卢局,别这么紧张,其实……”</p>
“其实什么?”</p>
李天明略显无奈的说:“我是想说,咱们从一开始就把位置给摆反了。”</p>
“你把话说得明白点儿。”</p>
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p>
“咱们是买家,他们是卖家,咱们主动上门给他们赚钱的机会,怎么……怎么弄得好像是咱们求着他们呢?”</p>
李天明已经全面了解过这次的招标经过。</p>
从一开始就有很大的问题。</p>
既然想压价,为什么要和东瀛、西德两家分开谈?</p>
难道不怕两家私底下串标?</p>
当然,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不大,但也不能不防。</p>
再有就是,今天在谈技术的时候,李天明也听出来了。</p>
“对方提供的轧钢设备在西德国内,最多算是二流产品。”</p>
“你想说什么,说明白点儿!”</p>
“这种技术标准的设备,在欧洲应该很常见吧?”</p>
卢源这下总算是明白了李天明的意思。</p>
“你是想说……我们完全可以撇开德国人,去找其他人合作?”</p>
“当然了,这只是手段!”</p>
这次合作可不单单是设备采购,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p>
被西方世界封锁了这么多年,随着外部关系缓和,终于找到了突破口,要是因为跳单,再引发不必要的争端,那可就麻烦了。</p>
现在的中国需要在全世界面前展现出一种,积极、诚信的合作态度。</p>
可不能因小失大。</p>
“所以,你的意思是,东西最后还得找德国人买。”</p>
呵呵!</p>
李天明笑着没说话。</p>
“你觉得……咱们应该找谁呢?”</p>
“海立格!”</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