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朝堂议事
莫颜老司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章 朝堂议事,汉末袁尚:揽尽江山与美人,莫颜老司机,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散朝后,蔡邕独自走在宫道上,神色凝重。身后传来脚步声,他回头一看,原来是袁隗。
袁隗拍了拍蔡邕的肩膀:“老友,你今日言辞激烈了些。”
蔡邕苦笑:“我不过是实话实说。只是可惜,朝中大多数人还是不明白问题的根源。”
袁隗叹息:“你我都知道问题所在,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至少,今日陛下采纳了减免赋税的建议,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始。”
与此同时,洛阳城外,一队队兵马正在集结。皇甫嵩、朱儁率领的大军即将开拔,直指颍川。卢植、宗员的队伍也整装待发,准备北上冀州。
几日后千里之外的涿郡,袁尚正在书房中批阅公文。一名信使匆匆闯入,递上一份加急密报。袁尚展开信笺,目光如电般扫过。
“黄巾作乱,朝廷派兵剿匪?”袁尚眉头微皱,随即舒展开来,“这倒是个机会。”
他站起身,踱步至窗前。远处,新招募的威武卫正在操练,刀光剑影中透着一股锐气。袁尚的目光越过演武场,望向远方。
“颍川,”他喃喃自语,“颍川名士很多,这个时间点能招募的也只有荀氏家族的荀彧,荀攸。”
荀彧(xunyu),字文若,颍川颍阴人。时约20岁,正值青年才俊之龄。袁尚记得,荀彧曾在曹操麾下任职,以其卓越的谋略和治国之才,被誉为“王佐之才”。他在建安初年辅佐曹操平定中原,制定了许多重要策略,如举荐贤才、屯田养民等。然而,随着曹操势力日盛,荀彧与之产生分歧,最终郁郁而终。
荀攸,字公达,荀彧的子侄。时约27岁,在家族辈分上,荀彧是荀攸的叔叔。先投何进董卓之乱被下狱,出狱后随曹操,以机智谋略着称。袁尚想起他在赤壁之战前劝谏曹操不可轻进的远见。
“如果能提前把他二人招到麾下…”袁尚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日后天下大乱,有这两位谋主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他转身快步走向案桌,提笔写下一道命令,“速去准备粮草辎重,务必尽快备齐。”
随即,他唤来侍从,“去请关、张、赵三位将军来议事。”
不多时,三人迈入书房。
袁尚开门见山道:“刚收到密报,黄巾作乱,朝廷已派兵剿匪。”
“那咱们该如何应对?”关羽捋须问道。
袁尚正色道:“我决定出兵颍川。一来可为朝廷分忧也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二来可借机练兵扬我军威。”
张飞听罢,兴奋地拍案而起,“好!总算有仗打了!” 赵云却皱眉道:“四弟,我军新建,贸然出征恐怕不妥。”
关羽捋须沉吟:“子龙所言有理。不过,若能借此机会练兵,倒也不失为良机。”
袁尚微笑道:“诸位大哥之言,我都考虑到了。此次出兵,并非要与朝廷大军争功,而是要借机练兵扩大影响力,招揽人才。”
张飞一拍大腿:“我明白了!四弟是想趁机收服颍川名士!”
袁尚点头:“不错。颍川乃荀氏之乡,若能招揽荀彧、荀攸叔侄,对我们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他顿了顿,目光炯炯地扫过三位,“三位哥哥,请尽快整备军队,我们不日便发兵颍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