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hui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章 士兵前线的记录(2),德军之重生苏联东线,Fanhui,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44年1月,东线的局势愈发紧张。苏联红军在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地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目标是彻底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长期围困。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必须坚守阵地,延缓苏军的进攻。
汉斯·卡尔是一名普通的德军士兵,隶属于第18集团军的一个步兵连。
他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曾在1941年加入德军,经历了东线的多次战役。
汉斯的家乡在德国巴伐利亚,他的父母和妹妹在战争初期被疏散到后方,这让他对战争的结束充满了期待。
尽管汉斯对战争本身并无太多热情,但他对苏联人充满了敌意,认为他们是德国的敌人。
1月14日清晨,苏军的进攻正式开始。天空中飘着细雪,气温低至零下20摄氏度。
汉斯和战友们在战壕中严阵以待,他们身着厚重的冬装,手持Kar98k步枪,紧张地注视着前方的阵地。
“全体都有,准备好!”连长的声音在风中回荡,“苏军的炮击马上就要开始了!”
话音未落,苏军的炮兵部队对德军阵地进行了猛烈的炮击。
爆炸声震耳欲聋,大地都在颤抖。汉斯紧紧握住手中的步枪,将自己埋在战壕的泥土中,躲避着飞溅的弹片。
“冲啊!”苏军的进攻开始了。汉斯看到苏军士兵从战壕中跃出,手持ppSh-41冲锋枪,踏着积雪,冒着德军的火力向前推进。
“开火!”连长一声令下,汉斯和战友们迅速瞄准,扣动扳机。子弹“嗖嗖”地飞向苏军士兵,不时有人中弹倒下。
但苏军的进攻依然迅猛,他们凭借着强大的火力和人数优势,逐步向前推进。
就在苏军即将突破德军第一道防线的关键时刻,天空中传来一阵刺耳的尖啸声。
这是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特有的“耶利哥号角”(Jericho trumpet),一种安装在飞机上的声音装置,专为震慑敌军而设计。
“斯图卡来了!”汉斯听到连长的喊声,迅速从战壕中探出头,看到几架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从云端俯冲而下。
它们的尖啸声划破战场的宁静,让苏军士兵的心跳加速,恐惧在战壕间蔓延。
斯图卡轰炸机以近乎垂直的角度俯冲,投下炸弹。炸弹在苏军阵地上爆炸,泥土和残骸飞溅。
汉斯看到苏军士兵被爆炸的冲击波掀翻,鲜血和肢体碎片四散飞扬。爆炸的冲击波甚至将一些士兵直接震飞,他们的身体在空中翻滚,然后重重地摔在地上。
“继续射击!”连长高声喊道,汉斯和战友们迅速调整姿势,继续向苏军射击。
斯图卡的轰炸为德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苏军的进攻势头被暂时遏制。
战斗间隙,汉斯和战友们在村庄中稍作休息。他们点燃了火把,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干粮和水。
汉斯的脸上满是疲惫,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
“汉斯,你觉得我们能赢吗?”新兵海因里希·贝克(heinrich beck)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安。
汉斯抬起头,望着远方的星空,缓缓说道:“我们会赢的,海因里希。为了德国,为了我们的家人,我们一定会赢。”
就在这时,汉斯看到一群惊恐的平民躲在一间半毁的地下室里。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汉斯心中一沉,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人,如果他们也身处这样的境地,会是怎样的感受。
“不要伤害平民!”汉斯对身边的战友喊道。他看到一名德军士兵正准备用刺刀威胁一名年轻的母亲,汉斯迅速冲过去,一把抓住他的手臂。
“你在干什么?”汉斯怒吼道,“他们是平民,不是敌人!”
那名士兵愣了一下,但很快松开了手中的刺刀,悻悻地走开了。
汉斯转身对那位母亲说道:“国防军不会伤害平民。”
母亲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她紧紧抱着怀里的孩子,低声抽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