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hui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章 日到7-24日,德军之重生苏联东线,Fanhui,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党卫军第5“维京”师占据教堂钟楼和工厂烟囱,用铁拳火箭筒伏击t-34脆弱的顶部装甲。
“打开下水道闸门,把白俄罗斯的雨季变成武器!”
古德里安命令工兵爆破城市排水系统,洪水裹挟地雷涌入街道,苏军步兵在齐腰深的水中成为mG42机枪的活靶子。
与此同时,汉斯调动北方集团军群的第12装甲师南下。
这支生力军从维尔纽斯方向突袭苏军侧翼,迫使朱可夫抽调近卫第2坦克军回防。
面对苏军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猛攻,汉斯祭出“弹性防御”战术:以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死守布列斯特要塞吸引火力。
而德军第56装甲军则沿布格河建立机动防线,用三号突击炮和88毫米高射炮组成移动火力网。
“每拖延一天,盟军的物资就离柏林更近一步!”
汉斯在军官会议上强调。他利用苏军对后勤的依赖,派遣勃兰登堡分队伪装成波兰游击队。
炸毁华沙-明斯克的铁路干线,迟滞苏军重型装备运输。
至7月7日,苏军虽突破至涅曼河,但总伤亡数字激增30%,而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仍保有65%的作战部队。
第二中央集团军群保留住了70%的部队,保皇派的轻步兵人数伤亡较多,并且多数治疗无效死亡。
汉斯的手指划过地图上的涅曼河防线,灰蓝色瞳孔中倒映着密密麻麻的苏军箭头。
窗外的雨幕中,一列火车呼啸而过,车厢里满载着伪装成德军制式的m26潘兴坦克。
炮塔侧面的“323”战术编号下,隐约可见未刮净的美军橄榄绿漆痕。
苏军的炮火震得天花板簌簌落灰
“将军,西班牙蓝色师崩溃了!”参谋冲进来喊道。
“调动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填缺口,”汉斯头也不抬。
“用盟军送来的75mm榴弹炮覆盖苏军集结地——记住,开火前先让匈牙利人用缴获的喀秋莎火箭炮打一轮,混淆弹道特征。”
当夜,400门伪装的m1式75mm榴弹炮在沼泽地展开,炮手们穿着党卫军“骷髅师”的制服。
操着柏林口音怒吼:“为了德意志!”——尽管他们中半数人袖口藏着绣有美利坚合众国德意志志愿军。
250架涂着黑十字的p-51d掠过云层,机翼下挂载的却不是德军标准的Ab250炸弹,而是美制m64燃烧弹。
飞行中队长奥托·克伦茨握着操纵杆,耳机里传来汉斯的加密指令:“按空中绞杀战术——先俯冲扫射,再投弹。”
用最小代价制造最大混乱。
地面苏军第5近卫坦克军误以为遭遇德军新式战机,t-34纵队在燃烧弹的火海中乱作一团。
而真正的杀手锏正从北方袭来——100辆伪装成虎王坦克的m26潘兴,它们的90毫米炮轻松贯穿IS-2的倾斜装甲。
苏军的炮火染红了整条河岸,朱可夫将最后的战略预备队——近卫第6坦克军投入战场。
隆美尔在观测塔内,望远镜中映出密密麻麻的t-34-85集群,如同现代阅兵式般整齐推进。
“启动‘大胡子’计划!”他对着无线电怒吼。
河面突然炸开冲天水柱——那是伪装成德军“哥利亚”遥控炸弹的美制m18无后坐力炮。
300辆谢尔曼坦克从两岸森林中倾巢而出,炮塔里面90毫米钨芯弹穿透苏军前锋装甲,在t-34内部引发链式殉爆。
当双方战损报告摆在狼穴会议桌上时,所有将官陷入死寂。
苏军损失坦克2147辆、死亡人数20万,士兵受伤70万;
德军折损坦克1893辆、仆从国部队减员85%,德军伤亡共计40万,算上随从国,总计90万(罗马尼亚等随从国的部队,部队在1944年很菜,和苏军1:4的交换比。)
汉斯用钢笔在地图上的涅曼河画出血色界线:“这里就是新防线——用朱可夫的血肉浇筑的‘东方长城’。“
后来的历史记录着这场瘦死的马与骆驼的对决。
最终战报
苏德双方伤亡比 1.5:1
装甲损耗比 1.15:1
战略结果:德军防线稳定至1944年9月,为促使双方临时停战奠定了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