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一个忠诚的吏部侍郎
自然之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章 一个忠诚的吏部侍郎,大庆:皇子的截胡人生,自然之美,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时之间,庆国三皇子李承渊成了京都众目睽睽的对象,人们纷纷涌向醉仙居与妙音坊,只为了窥见他的一鳞半爪。
可惜的是,找了半月有余,李承渊连个影子都没出现。
那些人不死心,还想找司理理打听李承渊的下落,殊不知,司理理也已经谢绝一切宾客。
于是,李承渊的去向成为一个无人能解的谜团,但他在京都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丝毫未损。
毕竟他可是皇子,神秘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这反而使他在文人雅士间的声望更上一层。
甚至有人说,庆国的太子为何不是李承渊?......
“殿下为什么不是太子?这话是谁说的?真是胆大包天!”
礼郡王府后院书房里,老黄正汇报街谈巷议的传言,桑文一听就惊呼起来。
书桌后的李承渊正在埋头苦练书法。
听到这句话后,他的神情依旧淡然如初,并未抬头,只是随口应道:“在京都,除了父皇以外,谁能有这样的胆量议论皇位传承之事?”由于老黄修为高强,能确保周围没有陛下安排的暗探,所以李承渊说话无所顾忌。
“是父皇让人这么说的?”桑文吐了吐舌头,噤若寒蝉。
“这又是为何呢?”一边忙于誊写的青鸟疑惑地问道。
她和桑文一样都是李承渊身边的贴身侍女,主要负责照拂他的日常生活起居。
“还能是什么原因?无非是想把我推入夺嫡之争中。”话罢,李承渊写完最后一字,反复核对一遍无误之后才放下毛笔,伸展四肢。
“让我成为磨刀石罢了。”
随后,桑文急忙接过墨迹未干的纸张,小心翼翼吹干,再由青鸟将字迹认真抄录一份妥善保存。
李承渊起身来到窗边,盘腿坐下。
如今深秋已至,天气渐凉。
“老黄,最近府上有不少人登门拜访吧?”李承渊一面饮茶一面询问道。
“非常多!每天都有数不清的文人学子前来,都被我挡住了。
您得拿定主意,如此下去终非长久之计啊!”剑九黄回应说。
“确实是该做决定了!”
李承渊也深感困扰。
他终于明白当年李承泽的无奈了——在封建时代,皇帝即神只一般的存在。
你想逃都无法脱身!
原本李承渊想再低调一段时间,本以为一阕词作、一个未经炒作的新字体不至于掀起太大波澜。
可他忽略了宣传的力量——有时候传播的重要性远胜作品本身。
事实上,他知道得很,不管作品如何,只要有足够的宣传手段,即使平凡之作也能包装得金碧辉煌。
更何况李承渊的词书俱佳?
只要庆帝稍稍扶持一下,李承渊便立刻震动全京都!普通人名满京都是幸事一桩,可对于皇子而言却意味着被卷入无数利益纠纷。
李承渊已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需要迅速做出决定。
一种可能是破釜沉舟、自毁名声——这意味着断绝继承权的同时也可能触怒皇帝,后果难以预料。
要么他敞开大门,积极招收门生故吏,按庆帝的意思,成为太子的对手和试金石。
如此一来,他会逐步陷入和李承泽相似的局面,一但开始,便难以回头,前途生死亦难预测。
除此之外,庆帝不会再给其他选择的机会!他的才华一经显露,想继续安享皇子之位已成奢望,更不用说庆帝绝不会同意他当皇子的想法。
而李承渊本身也有争夺皇位的心思,既为皇子,断然不肯轻易拱手让出皇位。
他之前的婉拒是因为期待范闲入京后再做决断,不过从现状来看,庆帝显然不愿再多给他时间,打算全面掌控李承渊之后再对付范闲。
因此,李承渊不得不立即敞开门户面对困难。
但若是他太过引人注目,甚至能与太子、李承泽相抗衡,李承渊可以断定,庆帝一定不会让范闲进京,也不会让他掌管内库。
否则,一旦李承渊与范闲了解到彼此的身份,并联手掌握监察院和内库,庆帝还能否高枕无忧?
所以,李承渊需要设计一个既能介入局面,又能适当降低自己锋芒的方法,为范闲进城铺平道路。
这显然是个难题。
此时,李承渊端茶沉思。
许久后,他突然看向剑九黄:“老黄,我被禁足有多久了?”
“殿下,今天正好是第十五天。”
“这个时间很合适。”他转头对桑文道,“桑文,把我这段时间写的材料整理好,明早我要觐见父皇。”
“好的,殿下。”
第二天,天还未亮,李承渊已经起身,桑文一直陪伴着他。
其实李承渊知道青鸟对他的心意,作为贴身侍女别无选择外,他也堪称完人,容貌不凡、性格温和,加上出众的才华和仁义品德。
青鸟想对他不动心很难。
但他尚未行动只是因为在忙于抄书和考虑青鸟身体未恢复。
待到时过境迁,李承渊自是不会冷落了这份情谊。
李承渊醒,桑文随即伺候他穿朝服,梳洗打扮。
那华丽的红底蟒纹长袍使他尽显威严。
早餐简单吃了些米粥、小菜后,李承渊便带着王府侍卫前赴皇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