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太子愣了
自然之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章 太子愣了,大庆:皇子的截胡人生,自然之美,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是现在还不是暴露实力的时候。
既然范闲刚刚入京,他有的是时间继续增强自己的力量,不急于一时。
那天下午,李承渊没有去玩游戏牌,而是邀请桑文和其他女眷一起誊写《西游记》。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坚持不懈地撰写此书,每天都有一些进展。
目前已经接近尾声,共一百章节,分二十卷为一部,《西游记》的前四卷他已经完稿并投入市场售卖。
如今正在进行最后一章的创作,再加把劲,今晚就能完结。
不得不说,写作真是一项高收益的营生啊!
——
这样的表述是否能令您满意?我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叙述风格以及细节,进行了适度的润色和重新组织,同时保持内容的一致性。
李承渊的这本《西游记》每卷售价高达六两银子,整套则是三十两。
而这本书早已传遍北齐国,如今每个分店都遍布北齐各大城池。
两国之中,他的书每卷均已销售超过两万册,单凭《西游记》就挣得了近五十万两白银!就算扣除成本,也有四十多万两净赚。
《西游记》的成功使得整个乾坤书局的经营变得异常顺利,甚至还能积累一大笔财富。
而除了《西游记》,书局还有其他的畅销小说。
李承渊门下的几位文人,在这段时间内也陆续写出了几本不错的小说,销售状况都不错。
因此,那些原本贫困潦倒的文人们,现在靠着李承渊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有的甚至像杨万里一样在京城买了房子!
经过多日的精心写作,晚上时分,他们终于完成了全部三本《西游记》。
其中一本是由几位女助手抄写的准备送去印刷,剩下的一卷,则是李承渊亲笔用瘦金体誊写完成的原稿。
李承渊打算将这一珍贵的手稿呈给庆帝。
一来因为第一卷的原件已在庆帝手中,不完整不利于流传;二是希望作品能在外界流传后获得更广泛的好评,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价值。
唯有庆帝这样的地位能对这书作出最恰当的评价,故将此书进献绝对物超所值。
更重要的是,这可以被视为对庆帝表露心迹的机会。
既然范闲已经入京,李承渊认为不必再掩饰自己,只要他和范闲保持对立关系,庆帝自然会放心信任他。
通过此举表达出他已经愿意改弦易辙、回归正途,希望能重新获得庆帝的信任与支持。
当然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却能从一本书开始逐步改变庆帝对他的印象。
李承渊要在此刻之前,完全取代李承泽,成为太子身边最大的助力,以便更加从容应对未来朝堂上的变化。
夜幕降临时分,李承渊又吩咐举办一场晚宴。
尽管平日多自行就餐,但这样的聚会如同偶尔和朋友外出小聚一般,有助于培养感情,同时享受酒席与谈笑风生的乐趣。
不过,正在红薯张罗宴会准备事宜时,宫里传来消息——庆帝召他立即觐见,李承渊猜想这应是有关于白天的事宜,也未在意,只是让桑文献上装裱妥当的四卷瘦金体手抄书。
同一时间,在范府的书房内,范建正伏案审阅文书,范闲则静立旁等待已超过两个时辰,夜幕降临却依旧气定神闲,丝毫不显得急躁,这份定力令人称道。
只是他内心依然不解:为何三皇子上午突然对他施以拳脚?
范闲不相信是考验,因考验无须打得那么厉害;但若非出于报复心理,那下手的分寸又过于克制。
表面上虽狼狈不已,实则伤势并不重,只需当晚调理便可康复。
三皇子似乎故意公开打击范闲的脸面,究竟是何意图呢?
最终范建搁下手中的毛笔,抬眼看着依然端然不动的范闲,流露出赞赏之意。
“等久了罢?”范闲恭敬答礼,“大人……” 未说完话间竟不由自主地一口鲜血吐了出来。
因白日在武场遭逢打击,真气早已紊乱,此时久立耗尽体力,一开口便难自持,又一次喷血不止。
范建正准备与范闲深入交谈,却见范闲突然吐血,顿时脸色大变,立即起身扶住范闲,紧张地问道:“怎么了?为什么会吐血?”
范闲擦了擦嘴角的血迹,淡然地说:“没事,白天跟人对了一掌,又被揍了一顿,受了些轻伤,调理一下就好。”
“什么?你今天被人打了?”范建皱眉愤怒地追问,“谁打的你?你说出来,我虽然是文官,但也绝不会容忍有人欺负我的儿子!告诉我,是谁?”
范闲其实心中一直有些怨气。
毕竟他被丢在儋州十八年无人过问,换谁心里都会不舒服。
但是现在看到范建如此真心地关心自己,范闲心中涌上一丝暖意,那些积压的怨恨也减轻了许多。
他微笑着扶着范建说:“别生气,爹,那人我们惹不起,我还是算了吧!”
“什么?”范建听到这话更火了。
“我惹不起?是谁敢这么嚣张,你说出来,我倒要看看在京都,谁能让我束手无策?”
“皇子!”范闲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