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惊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零一章 引动百姓这张弓,大明:寒门辅臣,寒梅惊雪,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马力打着哈欠走出房门,看了看快亮的天色,走至架子底下,拿起木槌,刚想敲打铜锣招呼所有人起来干活,便看到赵传急匆匆走了过来,一脸惶恐与不安,似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赵传走至马力身前,大口大口地喘了两下,捏了捏嗓子,喊道:“快,快召集所有人,镇国公中了山贼的计谋,被困在了青龙山里,岌岌可危,唯一传出消息的人死在了句容城外,朝廷还不知情,咱们需要赶紧动起来,去拯救镇国公!”
马力损失没了瞌睡,一把拉过赵传:“你他娘说什么,镇国公被困在了青龙山?”
赵传急得直冒汗:“赶紧的吧,晚了就只能给镇国公收尸了,快召集所有人!”
铛铛——
马力敲打铜锣,急切不休,直至句容将作院里的男人都被震起来,才喊道:“镇国公有难,被山贼困在了青龙山中,朝廷还不知情,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出力了!”
“诸位,咱们这些年有好日子过,家家不愁吃穿用,全仰仗镇国公!做人不能不报恩,是顶天立地的男人,就抄起家伙跟着一起去营救镇国公!”
吴大称一听急了:“抄家伙!”
拿起铁锤,吴大秤便朝着外面冲。
一群匠作之人也纷纷动作起来,谁也不甘落后。
曾经苦哈哈的百姓,连吃个饱饭都难,可自从顾正臣在句容当了知县,建了三大院,规范并改进了徭役,现在整个句容不敢说杜绝了贫穷,但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会因为饥寒交迫而亡!
句容的养济院可不是摆设,乡邻互助也不是白说的,即便是一家人没了劳力,只有妇人,那也可以通过棉纺织、裁缝等赚取一笔钱,足够养活家人。
以前棉纺织最出名的只有苏州府、常州府等地,可现如今,硬生生被句容一个县给挤了进去,而这一切的变化,全是因为顾正臣!
句容老人与长辈经常说的一句话,那就是:谁不记镇国公的好,谁就是个没良知的。
顾正臣为句容百姓做了这么多,现在他有危险了,谁愿意落在后面?
报恩的时候到了!
马力、吴大称催促着众人快点,沿途还不忘喊百姓:“镇国公有危险,跟紧我们,去解救镇国公!”
百姓听闻,虽不明就里,可依旧有不少人盲从跟上了队伍,拿起铁锹、木棍、劈柴的斧头、靶子等,浩浩荡荡出了城。
而城外的百姓,尤其是被安置在城外的蒙古人,这些人已经在句容安稳生活了十一年,已经习惯了大明的生活,也清楚眼下的好日子是顾正臣打下的基础。
若不是当年顾正臣给了庭院,打造了双层床,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家,还给机会做工,哪有今日的安稳?
既然顾正臣有危险,句容百姓都跟着去了,作为入了句容户籍的蒙古人,自然也需要与句容百姓并肩作战,一起去解救镇国公!
句容县衙。
知县骆韶正在处理公文,班头韩强匆匆进来,顾不上行礼喊道:“县尊,大事不好,数以千计的百姓出城了!”
“什么?”
骆韶豁然起身,问道:“发生何事?”
韩强不安地回道:“有人散播消息,说镇国公被困青龙山,朝廷尚不知情,消息仅传到了句容,只有句容百姓能从山贼手中救出镇国公,百姓听闻之后,这才群情激奋,杀出了城,这会已经出城三里多了。”
“我想阻拦,可根本拦不住,看这声势,弄不好可以踏平青龙山了。可若只是去青龙山也就罢了,就怕万一他们迷了路,去了金陵……”
骆韶浑身发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