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厚积薄发
高煎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6章 厚积薄发,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高煎果,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却说原州、平凉城,高楷率两万大军,逶迤而行,来到城外安营扎寨。
此地距离青石岭,不过三十里之遥。
忽有流星马来报:“主上,前头传来消息,严将军、丁刺史二人一败再败,连退六十余里,粮草辎重、甲胄兵械尽失,正在青石岭中。”
“什么?”众文武一片哗然。
二位老将虽然年迈,却也老成持重。
众人本以为,即便不敌石重胤,也可安然收兵。
没想到,两人竟大败亏输,遭敌军围追堵截,从安定城撵至青石岭,再退一步,便是这平凉城了。
夏侯敬德大呼道:“主上,二位老将军败退,绝不可坐视。”
“末将愿领兵,前去迎敌。”
李光焰亦然请战:“主上,想必二位老将军体力不支,并非敌将对手,方才撤退。”
“末将愿和夏侯将军一道,前往增援。”
徐晏清附和道:“主上,我军接连败退,石重胤必定骄横自满,此刻兴兵增援,或可挽回大局。”
高楷不置可否,转而笑问:“杨烨,你如何看待此事?”
杨烨沉思片刻,惊疑道:“莫非,这是二位老将军骄兵之计?”
严光远、丁开山二人,虽然一退再退,丢下粮草辎重、甲胄兵械,但两万大军丝毫无损。
石重胤本在城中驻守,等候突厥骑兵到来,合兵一处。
如今,却因为二人之计,尽出三万大军,深入青石岭。
此地两侧狭窄,正中唯有一条羊肠小道,正是绝佳设伏之地。
趁石重胤不备,可反戈一击,叫他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听闻此言,众人皆是愕然:“两位将军,竟有这等智谋?”
高楷笑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何况他们二人,久经沙场,宦海沉浮,不知积累多少经验,怎会莽撞行事?”
“败退六十余里,连扎三营,抛下粮草辎重、甲胄兵械,只不过示敌以弱,诱使石重胤出城。”
“否则,他若一味坚守,待突厥骑兵前来,我等也无计可施。”
一众文武叹服:“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果然如此!”
赵喆好奇道:“主上,二位将军如何反戈一击?”
高楷笑了笑:“他们每次撤退二十里,便将粮草辎重、甲胄兵械一一抛下。”
“这些物资便是诱饵,使魏军上钩,待他们争抢,毫无防备,便是反击之时。”
赵喆心悦诚服,感叹道:“我不如二位将军远矣!”
“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图强,厚积而薄发。”高楷郑重道,“戒骄戒躁,勤勉不怠,有朝一日,你也可独掌一面。”
“是!”赵喆昂首挺胸。
李光焰建言道:“主上,二位将军虽有妙计,终究敌众我寡。”
“不如即刻起兵,前去青石岭,助他们一臂之力。”
徐晏清点头赞同:“石重胤为人狡猾,善于趋利避害,正可趁此良机,将他擒拿。”
高楷远眺天际,忽见一缕黑气从北方袭来,不禁摇头:“严老将军、丁刺史足以应对石重胤。”
“反倒是突厥骑兵,堪为心腹大患。”
杨烨若有所思:“主上之意,突厥骑兵已然趋近泾州?”
“若不出我所料,一日之内,其等必至。”高楷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