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天一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冤家父子,穿越后一直在种田,口天一凡,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逸脖子梗了梗,声音突然亮堂了些:“她不用歇!唐家航不是要去督察院查案子吗?晚儿说了,成亲第二天就跟他去上任,带着她那些药箱子,去给县里那些有病没处瞧的老百姓瞧病。她说南陵国现在虽然好了很多,但很多乡镇,十里八乡找不着个正经大夫,好些人得了风寒就硬扛,扛不过去就……”
说到这儿他嗓子有点堵,又赶紧补了句,“她跟微臣保证了,绝不耽误唐家航的事,就是想趁着年轻多做点实在的!”
陆锦棠捧着茶盏的手顿住了,脑子里“叮”的一声,突然想起前几日杨明汐趴在御花园的栏杆上,指着底下忙着栽花的小太监说的那番话。
当时杨明汐手里还捏着半块没吃完的桂花糕,含糊不清地念叨:“等那些减税、修水利的政策都落地了,是不是该琢磨琢磨看病和念书的事?你看底下那小柱子,上次发烧差点烧坏了脑子,宫里太医随手开的方子,换成民间百姓哪敢想?还有那些穷人家的孩子,连个字都认不全,怎么懂朝廷的好政策?”
那会儿她还拍着胸脯说:“我跟苏晚说过,等她嫁了人要是闲得慌,不如跟我一起琢磨琢磨,怎么能让老百姓看病不难,念书不贵。”
想到这儿,陆锦棠“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把茶盏往御案上一放,惊得周御史和苏逸都直愣愣地看着她。
“摄政王,”萧承煦忍着笑,手指点了点桌面,“有什么值得你笑的啊?朕觉得苏爱卿家幺妹这想法,跟朕不谋而合啊。”
陆锦棠笑了笑,“我和汐儿也想过这些问题,只是现在还没有提上议程,这都是好事!”
苏逸愣了愣:“陛下的意思是……”
“你说的婚假,朕准了,”萧承煦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半扇窗,金丝雀见了光,又开始在笼子里蹦跶,“不光准了,朕还要给她加个‘差事’。”
周御史赶紧拱手:“陛下是想……”
“开医署,办学院,”萧承煦转过身,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让那些穷得叮当响的老百姓,头疼脑热了能找着地方瞧病,不用再求神拜佛;让那些背着柴火还盯着私塾先生教书的娃,能堂堂正正坐在屋里念书,认得出自己的名字,看得懂朝廷的告示。”
苏逸听得眼睛都直了,手里的笔“啪嗒”掉在地上,他也顾不上捡:“陛下圣明!可、可这医署和学院……得花不少银子吧?还有大夫和先生……”
“银子的事你们不用担心,”萧承煦笑得像只得了趣的狐狸,“去年抄了那几个贪墨的官员家,库房里堆的银子够铺三层地砖了,不用来办事,难不成留着生霉?至于大夫,让太医院那些闲着没事干的老御医轮流去坐诊,就当是给他们松松筋骨,省得天天在宫里跟药材较劲,忘了民间的疾苦。”
萧承煦顿了顿,又冲周御史眨眨眼:“周爱卿,你老家不是有个表哥,前几年科举落第了,却把五经四书背得滚瓜烂熟,还爱在村口教娃娃认字吗?这种现成的先生,可得给朕请出来。”
周御史脸一红,挠了挠头:“陛下连这都知道?那表哥是爱教书,就是性子轴,上次我说给知府大人当个幕僚,他说‘教书育人比伺候官老爷舒坦’,倔得像头驴。”
“倔才好,”萧承煦拍了下手,“就怕他不倔!朕给他立块‘劝学碑’,让他在学院门口教书,学生多了还给他发俸禄,比当幕僚体面多了!”
苏逸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捡起草帽……哦不,捡起地上的笔,激动得手都在抖:“那臣这就回去跟晚儿说!她要是知道能带着医署的人去,保管能把药箱都提前打包好,连夜就想往那儿赶!”
“急什么,”萧承煦笑着瞪了他一眼,“大婚还是要举办的,喜酒朕也得喝。等她跟唐家航成了亲,朕派两队护卫跟着,把医署的第一批药材和器械先送去青溪县,就当是朕给他们的贺礼了,是吧,家航?三姨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