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青少年宫
冒烟雪西北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4章 青少年宫,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冒烟雪西北风,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长海也豁出去了,为了两个小崽子,长海就答应下来。
长海带着两小只又转悠一圈,不用问,还书法,绘画,这么枯燥的事情这两个玩意儿能干才怪,长海给他俩买了一支笛子,一把口琴他俩才算饶了长海。
回了家两个妈还挺高兴,以为这两个小崽子能学点啥呢,长海一言难尽的讲了一遍经过,最后总结就是,长海把自己卖了,换得他俩可以在少年宫横逛。
老爷子觉得挺好,要不长海成天泡假条,闲的没事干。去教教小孩也不错。
王尚友回来知道这事儿,就骂长海外路精神十足,成天不上班去教一群小屁孩儿,而且王尚友跟长海约法三章,家传绝招不能露,杀人技不能传,就教一些功夫套路就行。
长海也是这么想的,再说了这玩意儿没有从小到大坚持不懈,能练出啥名堂,也就跟练练体操动作一样,强身健体罢了。
剩下的日子就有规律了,上午长海带着两小只去少年宫,长海就教两个体育老师一些套路动作,并且跟他们制定一些教学计划。
两小只如鱼得水的在少年宫里挨个教室乱串,学学这个学学那个,啥都感兴趣,啥都学不长,小红红在人家声乐班一顿搅和,最后不光她跑调,带的大部分孩子都跑调。在人家舞蹈班,他俩不是前空翻就是后空翻,小乐乐在乐器班总算是能把唢呐吹响,但是有一点,他是有多响吹多响,根本没调。
但凡他俩出现在任何班级门口,老师都尽量不让他俩进屋。
可是这两个社交牛逼症晚期患者,跟少年宫的学生和老师关系处的相当铁。就两天少年宫没有不认识他俩的。
每天从少年宫出来,定不可以的要长海带他俩下顿馆子,虽说没啥太好的,但是也得花钱花粮票不是,就这样还不算完,少年宫前面有一个湖,形成一个小公园,长海头几天还得带他俩划个船啥的。反正很多年以后这两口子跟人家说,在少年宫这几年是他们童年最快乐的时光。
他俩在少年宫也不白混,有个文艺演出啥的,或者市里组织个活动需要小学生配合的他俩都能去混个脸熟,比如合唱之类的,一次半次的也能滥竽充数的上个台。有啥庆祝活动,拿个鲜花喊口号他俩就是主力。
长海在少年宫教了两个体育老师半个月,基本上差不多,要是再有啥问题,长海留了电话。到时候再找他。
可算是快开学,胡同里的孩子们少很多,都在家里抢进度补作业呢,小红红和小乐乐的伙伴也没几个陪他俩。
两个小崽子跟长海说要弄一套下学期的教材,反正也没啥小朋友玩,还不如在家预习一下。到时候开学学习也不吃力,还能抽出更多时间玩,反正一切都是为了玩。大人们不管你为了啥,只要你认学,比啥都强。
长海犯了难,教材新华书店倒是有,可是现在买这不纯浪费吗,还有一个礼拜开学,他们就发新书,买完也不能退。
抗美找的黄晶晶,周老师第二天就拿了一套旧教材给长海送过来,也没要钱,周老师说“学校教务科这玩意儿有的是,拿去!”
两个小崽子又开始闭关修炼,不会的问题就等着长娟下班回来给他俩讲。这段时间是他俩跟长娟关系最和谐的。
可算是开学了,长海也开始上班,日子又恢复到正常。
十月一国庆节前的一天,小红红和小乐乐中午嗷嗷叫唤的跑到保卫处长海办公室,两个小崽子成了光荣的少先队员。这一中午两个小崽子嘴里跑调的少先队队歌就没断过,下午三点半他俩放学,长海提前走的,带他俩去照相馆照了好几张照片。两个小崽子特意画的红脸蛋,抹的红嘴唇,举着少先队敬礼拍的照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