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日寇增兵,大战来临,李峰带219团反扑
葫芦开小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日寇增兵,大战来临,李峰带219团反扑,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葫芦开小花,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首日的冲突告一段落,此时看双方的态度截然不同。
29军明显没有做好大战的准备,还在积极沟通,协调重新停火。
反观小日子,同步进行了三方调兵,从关东军内增派独立混成11旅团南下,独立步兵第12联队、独立野炮兵11联队抵近关口。
这些部队走走停停,一会听到作战命令,一会又听到前线和谈。
重病的田代中将回国养病,新上任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司到任,到任第一件事,便是要求各部做好大战准备,另调拨20师团至津门,航空队预计到平津地区。
激进的命令,符合所有主战派的想法。
小野中参谋更是惊呼,驻屯军总算来了一位称职的司令官。
飞机、大炮、师团主力全在集结。
风雨欲来,还寄希望于和平,显然是痴人说梦。
统帅部截获了日寇消息,大战来临已经是无从避免,令26路军迅速奔赴直隶府、40军至石门,84师进驻云中,策应29军作战。
枪声虽缓,却从未停歇。
驻防在各部的基层士兵从未停火,而军部高层还在妄图和谈。四个主力师的反应非常迟钝,目前只有37师持续作战,从冲突首日开始,一直与敌厮杀。
38师在津门并未介入战斗,143师在武城,受到了关东军的压力,难以脱身,132师部署于直隶观望,似乎还在等谈判消息。
李峰的德械营,上下恍惚,至军部的通讯几乎阻断,得不到任何有效的指示。
营部房间内,李峰、宋和、四位连长都在,需要决议德械营是否加入战斗。
“还未收到任何指示,我依然坚持按兵不动,相信军长等人。”
“等等等,还等个屁,小鬼子都打到家门口了,这哪是停战的意思。”张大威想一手掀了桌子,最看不上宋和这副左等命令,右等命令的姿态。
“营长,你说句话,我们听你的。”
几人目光看向李峰,眼神里满是信任。
“既不能贸然加入战斗,也不能坐以待毙,派出侦查兵,关注日军动向。另准备向219团靠拢,随时可以从铁路桥撤出平津,也随时能够支援铁道桥作战,确保此交通要道始终在我29军手中,进退均可灵活。”
这算是上下折中的方案,宋和也点头同意下来。
这四五天磨磨唧唧,并无实质进展,反观鬼子方面,兵力集结的异常迅速。
驻屯军混成旅团5000人,第20师团一万兵力,独立混成第11旅团4100人,独立混成第1旅团3400人,另有特务机关、以及部分装甲、火炮、航空等直辖部队完成集结,总兵力接近4万人。
小野中参谋、驻屯军第一联队长获得了进攻命令。
手握联队兵力,再次对永定河、铁道桥展开攻势。
一副狼眼的小野中,眼神里满是杀戮,手握佐官刀,要求步兵联队炮轰县城。
“这一次德械营、219团一并拿下,报炮兵小队之仇。”
“只要拿下铁道桥,29军便成了囊中之物。”
与上次不同,此次有联队山炮,以榴弹猛射。
第一时间将炮火覆盖。
惊天动地的炮声,让德械营上下心神紧锁,鬼子精心策划,多支部队同时发起进攻,对西苑、南苑、北苑、东苑的守军展开包围攻势。
枪炮声响彻大片区域。
李峰皱着眉头,5公里范围的即时战略视角还是不够用啊。
德械营附近没看到任何一个鬼子,但炮声已然密密麻麻了。
战场足够大的时候,区区5公里,只能作为营部的视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