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9章 卷尾总结(不喜者可直接略过,不影响后文),人间第一武夫,北极星火,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卷结束了。

老规矩,先说说当前的成绩。

犹记得,写完第一卷的时候,书架是5789,粉丝是36,评论数是332,催更数是416,稿费少的时候一天几块钱,多的时候二十几,一日三餐都不够。

如今书架是,粉丝是249,评论数是2885,催更数是1465,稿费有所见长,但也只够一日三餐,并非虚言或许卖惨,大家看在读人数就知道,一直在两三万左右徘徊,这个数量的稿费真的不多,勉强可以达到城市的最低人工标准。

粉丝不过千,开不了群,依旧是任重而道远。

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这本书的成绩为何会这么差?

我想,其一是第一卷的开头,写得并不出彩,尽管在我的大纲里,它有着很大的反转和伏笔,可开头还是不免落入俗套。

我想过许多补救的办法,最后还是不知该如何修改,要想不落窠臼,确实有点难度。

其二,第一卷里有些内容被读者所厌恶,其根本在于我若表述的价值观或者某些观点,并不被他们认同。

我也一直告诉自己,不认同也没关系,总有认可我的读者,可每次看到他们的留言,他们的反驳,甚至是谩骂,我还是会觉得心酸和委屈,可写作本就是这样啊,你要接受不认可,接受读者的怒气和抱怨,你才能去拥抱那些认可你的人。

其三,或许在于书名并不讨喜。其实这本书一开始构思时,并不是这个名字,我起的名字是【武仙】,或者【天阙】,结果都不能用,后来结合光门,才起了个【武夫登门】,但这个名字显然也不是很好。

再后来到了百万字,系统测试后用了新的书名【人间第一武夫】。

啊,好中二的名字啊!

……

如今再来回顾整个第二卷。

从章节数量来看,第二卷比第一卷多了三十多章,可从字数上来看,也就多了一万多字,所以内容上其实相差不多。

但这一卷在布局上,与第一卷差别很大。

第一卷如果不看到后面,大家不会知道结尾的剧情是什么,洛神教的谋划又是什么,可在第二卷,我从一开始就暗示大家,镇南侯有问题,风虓军有问题。

那么,结局也就并不难猜。

无外乎就是造反当皇帝,或者寻求超脱。

所以这一卷难写的地方便在于,如何在已知的结局里写出读者意想不到的剧情,中间还要写出爽点,写出悬疑,写出起伏,写出铺垫,写出反转。

这无疑难度会更大。

更难的是,如何体现主角的高光时刻。

第一卷,他几乎付出了所有,才斩杀了文守仁,才镇压了蛟龙,驱散了魔意。

到了第二卷,我就不能再让他以牺牲为代价。

简单来说,我必须让主角来装逼,还要让他以合情合理的方式来装逼,那么,我所能选择的方式就不多。

其次。

第一卷更多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因为留了许多伏笔,有些我在第一卷总结里没有指出来,因为说出来就等于是剧透了。

而我在第二卷想要表达的东西,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看懂了。

这个世界,所有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说话。

有些人未必知道真相,有些人知道了真相,未必会说出实情,有些人说出的‘真相’更是经过了粉饰,或许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却隐瞒了背后真正的目的。

其实这个社会也是如此。

我个人觉得,从某种程度上,第二卷的阅读门槛,其实比第一卷要高一些。

第一卷写的是探案,悬疑的案情,只要稍微明白里面的逻辑,就不难理解。

可第二卷,我写的是人性。

很多内容是隐藏在文字底下,血淋淋的现实。

从一开始的云泥镇血案,到彩云楼案,到卧云楼的丹药案,到瀛国商人,到圣碑争夺,到罗骁起事,到未来宗……

当然,从整体布局上,我也有自己的一点小心思。

我从一开始就告诉了你们第二卷的结局,诸位难道不觉得熟悉吗?

正如第一卷的时候,我就告诉诸位,主角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救世。

同样都是提前告诉你们结局,可这个结局真的那么简单吗?

有读者说过,我过早的暴露了光门的存在,过早的给这本书揭开谜底。

可是朋友们,其实我们生来就已经知道结局了啊。

未知的只是中间的过程。

我们会遇到什么人,会发生什么故事,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些未知的东西,才是我们珍贵的东西,也是我想写的东西。

我告诉大家,这是一个现代人被未知的光门选中,穿越到异世界拯救世界的故事。

可是,我没有告诉你们,光门是什么?世界的危机是什么?姜峰又会以什么方式来拯救这个世界?

如果你觉得,你已经知道了故事的结局,不必再看,那我也没有办法。

几乎每一本玄幻小说都可以总结概括为:主角成为天下第一,杀死大反派,拯救世界。

这就是结局!

我觉得我写的应该没错。

可我经常还是会因为第一卷的14章怀疑自己,怀疑是不是不应该这么写,因为一些内容照进了现实,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卑微的自己,那个无能为力的自己,我们看小说明明是为了爽啊!

有个朋友看过后,跟我说,其实第一卷的14章,不应该这么写。

我说我想表达的观念是,现实中大部分的人确实过得不好,过得艰难,但我们不应该埋怨国家啊,相比于建国初期,相比于封建时期,难道我们这些最底层的老百姓,不是比那时候更幸福了吗?起码我们没饿死吧?

然后他说,错的不是道理,而是现实。你的道理是对的,但现实是无法与大部分读者产生共鸣,因为大家都很难,大家心中都积攒着怨气,这股怨气来源于残酷的现实,这股怨气还无处发泄。

我说,无处发泄,就能把问题都推给国家?一个超级大国,如何能够保证人人都富贵?保我们不收外敌侵扰,保我们不至于饿死,已经很不容易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想要过得更好,难道不应该是靠自己吗?怎么到头来还埋怨起国家了?

他说,不是埋怨国家,而是埋怨不公平的社会。

我说:天下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啊,抱怨了有什么用?自私,利己,是人的本性,有私心,就永远都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只会抱怨,永远都活不出你想要的生活。

最后,我俩谁都说服不了谁。

但那次谈话,也让我明白了一点。

以后,我不会再写类似的桥段,也不会再写这样的书。

因为,正是这样的观念,限制了这本书的发展,我可以选择写那种大家都认同的观念就好了。

可是,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并不开心,我觉得很难过。

我是一个幼稚的人,社会一次次让我明白,想要赚钱就要放弃幼稚的想法,我为了活着,就必须选择接受。

所以,我很难过。

我始终觉得,一个强大的人,不是因为功成名就,而是他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用顾及别人的看法,哪怕全世界不认同你,你认同你自己就好,只要你不去勉强别人认可你,只要你不去影响别人。

正如我对我的朋友说过,我的观念未必正确,你也不需要认同,但起码它不会给这个社会造成困扰,我坚持自我,直到我坚持不下去的那一天。

很酷吧?

可面对惨不忍睹的成绩,我还是要去做一些改变。

于是你会发现,第一卷我是经过一些修改的。

最大的改变,是我给姜峰的上一世,做了一个补充。

他是一个孤儿,原因是他的家乡经历了一场地震,全家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是被人从废墟里挖出来的,而救他的武警,后来被余震的巨石压死了。

他没有抱怨,而是怀着感恩看待这个世界,所以故事的开头,他会毫不犹豫去救那个小女孩,他只是把救人的信念传递下去。

所以他看待贫苦的人会有同情心,他会想着如何去救人,会想给亡者一个告别的机会,因为上一世,他也没有机会与父母告别。

我一直在想,那些经历过大灾难,又幸运活下来的人,他们会对变成什么样?会抱怨还是感恩?会如何看待这个残酷又有温情的世界?

可我发现,许多人对救人这个事情并不能理解。

大家或许会发现,这个社会好人好像越来越少,因为我们看到的恶人恶事越多,自媒体的壮大其实是一个原因,太多黑暗的东西被揭露,太多黑心的人被挖出来,我们接收到的信息,黑暗比光明多,恶毒比善良还多。

大家变得越来越谨慎。

因为媒体大肆报道,哪个官贪污受贿,哪个官祸害百姓,所以越来越没有人相信这个社会,可是,当你们出事的时候,你们的第一反应是不是报警呢?

有的人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也不相信正义,不相信世界有好人,甚至已经不相信律法,因为我们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人,因为媒体的报道,我们也看到了太多不公平的事情,甚至有的人已经承受了这种不公平。

可是……我仍然相信,这个世界还有好人。

姜峰是个什么性格的人,我想第一章的时候就已经告诉诸位了。他是因为救人才穿越的。我理解在现实中大家都不敢救,可到了小说世界,难道还不敢救?

此外,这里也想说说,我为什么会写这样的主角?

我看过有人为了救落水的人而死,火灾的时候火警为了救人而死,地震的时候武警为了救人而死,新冠的时候医护人员为了救人而死……

这样的例子难道还不够多吗?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尊敬?难道还要嘲笑他们愚蠢,嘲讽他们天真?

有时候我真的不懂,为何要去嘲讽一个做好事的人呢?

诸位希望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当别人做好事的时候你去嘲讽,当别人鼓励大家做好人的时候你去嘲讽,当别人赞扬好人的时候你去嘲讽,那么,当社会变得再无好人的时候,你的嘲讽只会成为刺向自己的尖刀。

所以那些嘲笑姜峰幼稚,认为他做得不对,觉得他天真的人,我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不过后来我也发现,不是现在的好人少了,而是大家做好事变得瞻前顾后。

可如果一件好事,做了以后可以确保自己不会受到伤害,其实大部分人还是很愿意做的。

比如我在网上见过一个事,有个卖锅盔的老爷子,老伴生病住院,连入伍的儿子都选择退伍回家帮忙,许多人知道这件事以后,纷纷去光顾老爷子生意,哪怕排队两个小时,甚至有人隔空转账,远程请人代吃。像这样的小事,我想知道的人,都不会吝啬,也很愿意伸出援手。

这个世界还是有善良的人。

只不过,有些人弄混了圣母和善良的概念。

这两个词含义相近,却有差别。

有书友说主角太圣母,我其实挺难过,可我难过的不是他给了书差评,而是在想,难道做好事都会让人觉得是圣母吗?难道对弱者心生怜悯,对贫困者施以援手,也会被视为圣母吗?难道就不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这个世界怎么了?容不得人心的温暖吗?

另外,姜峰的职业是什么?

当官的难道不该保持这种怜悯?不该力所能及的做点好事?

诸位,他的身份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官!

帮百姓摆脱贫穷虽然不是他的责任,可谁敢说,他没有资格做这个事,不应该做这个事?他并非放下自己的工作去做别人的事情,而是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去施以援手,这也不行?

还有人说,既然这么好心,何不干脆别做什么不良人,专心扶贫算了。

我在想,是否对好人太苛刻?对好官也太苛刻?

太苛刻的结果,就是无人再去尝试,无人再去付出。

其实我写这些,并非为了所谓的容易过审,写的时候压根没往这方面想,而是根据这部书的中心思想来写的。

姜峰是因为救人才被选中的,他本就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一个懂得知恩图报的人,尽管他常常以自私来标榜自己,可有事的时候,他是真敢上。

可有的人并不认同。

这就导致了,这本书就造成了两个极端,喜欢的人是真喜欢,不喜欢的人是真觉得恶心,甚至觉得主角是个圣母(这话我绝不认同,圣母是同情心泛滥,无底线的原谅伤害自己的人,说这话的估计是没仔细看书)。

当我想明白的时候,那一刻,我恍然大悟。

我写了一本,好坏参半的书。

所以评分一直上不去。

只有当觉得好的人远远多于不好的人,才会提升。

这也就说明,这本书本身就存在局限。

于是,我慢慢的有意识的避开那些所谓的毒点,比如垃圾话,比如诗词,比如以弱胜强。然后,在维持设定和价值观的同时,一点点的修改第一卷。

可或许觉得不好的人,正是在于主角的性格,以及他表现出来的价值观。

觉得他幼稚,觉得他太过理想化。

现在的爽文主角,那都是怼天怼地,杀伐果断,读者也渐渐不喜欢‘善良’的主角。

我自认笔下的姜峰,他是一个对自己人善良,对外人绝不心慈手软的人。

但还是有人觉得,燃烧寿命就是圣人,救人就是圣母。

我为什么这么写?

是因为我觉得这个世界真的是有这样善良的人,真的是有如梁胜这样的老好人,可以毫无私心,毫无保留的对朋友好。

可如今回过头来看,发现第一卷第一章,穿越的起因我用了大卡车撞人,确实有点不妥。

其实这是整个故事的起因,姜峰为什么穿越?因为救人!

为什么救人就会穿越?因为这个人不简单。

这里面是有因果存在的。

我当初之所以用大卡车这个,是为了在最后制造一种反转。

我用了最常见,最烂大街的穿越方式,最后却写出了新的创意,想着这样或许可以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在一位读者的评论下留言,说大卡车是本书最大的伏笔。

可我却忽略了,这个反转要到本书剧情的后期才会出现,许多读者根本坚持不到那个时候,开头就已经给我打了老套,垃圾,无逻辑的标签了。

所以,我始终在思考,如何在不改变大纲,不改变剧情因果和逻辑的前提下,对穿越的起因进行修改,最后实在想不出来,只能无奈暂且先放弃修改的想法。

我一直坚信,好的作者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但很显然,我还不是。

所以我接受大家的批评。

……

接下来,回答一些读者的问题,内容不局限于第二卷:

1.本书有修仙吗?

以书中世界来说,很久很久以前有,到了主角这个时代就没有。当今现世,以武为尊。主角也不会修仙,任何力量都将成为他武道的基石。

2.主角不想穿越,自杀不就行了?

其实姜峰不是没想过,只是如果真的自杀,恰恰是最不符合逻辑的做法。正如现在,多少人抱怨这个世界,可多少人真的会去自杀呢?不是说没有,只是人活着,没有真正的绝望,谁无缘无故去自杀?他只是抱怨穿越到一个糟糕的环境,又不曾真正的绝望。

在这里,我还是想再强调说几句,对于书中的姜峰而言,他并不想经历这一次穿越,哪怕因此多了一条命,可谁又规定,多一条命就是好的呢?

人活在这个世上,让你再受一遍苦难,甚至是更大的苦难,你也愿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

十级战力才破亿,请问我还有救吗

张家界界主

爱到尽头皆是殇

树懒Sena

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

幻化成风

宇之以梦,追之以情

墨笙沁雪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我爱吃大肘子

转世,重生之后登顶巅峰

苏瑾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