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阔别宛城,荆州诸城布局
伟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章 阔别宛城,荆州诸城布局,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伟栋,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万万没想到,张铭竟然如此不客气!
在张铭的推荐下,他暂时担任郡从事,负责监督郡内的文书工作并揭露违法行为。
原本这个职位应由一郡一人担任,但由于刘备实际控制的土地仅限于南阳全郡和南郡的襄阳与宜城,这两个地方暂时划归南阳郡管辖。
此外,
鹿门书院迁移到襄阳城,规模扩大并纳入官方机构,张铭挂上了院正的虚职,顺便安排他担任讲师,专门教授战术思想课程。
不过当时,他被张铭描绘的宏大愿景所吸引,欣然接受了。
然而后来他发现,这所谓的战术思想课程并不简单!
诸葛亮是他的主要学生,徐庶、崔钧、石韬和孟建等人辅助,一个战术或战役的讨论常常持续一整天!
这还不够!
因为攻占襄阳,刘备征召了很多世家子弟,但目前地盘有限,许多职位已有人填补。
于是他马不停蹄地在各个县巡查,揭露非法行为。
幸好张铭还算有心,让崔钧、石韬和孟建三人陪着他,有了这三人,才不至于让他累死。
看着刘备走近,贾诩终于把目光从张铭的笑容上移开,躬身行礼:“主公。”
刘备急忙扶起贾诩,关切地说道:“文和,快起来,这次辛苦你了。我已经备好了茶水,你快喝一口,稍作休息再谈。”
接着,他对三个晚辈——州平、广元和公威喊道:“孩子们,这次出去有什么收获吗?”
在交谈中,刘备不忘照顾每个人的感受,充分展现了他的独特人格魅力。
崔钧和石韬看着,几乎要脱口而出对刘备的赞誉,但还是忍住了。
路上,看到贾诩步履轻盈,张铭心中充满欣慰。他快步走到贾诩身边,诚挚地说:
“先生,您这次确实辛苦了。”
“不过先生放心,回来后,您的郡从事职务就不再需要担任了。”
还没等贾诩问起,张铭微笑着补充道:“治中之位,主公一直为你保留,待会儿商议完毕,应该会有正式任命。”
贾诩一时失衡,但随后心中涌上一种莫名的喜悦,这是怎么回事?
看着张铭,贾诩本想回应一句“军师也很辛苦”。但他仔细想了想,诸葛亮和徐庶分担了大部分琐事,刘备又独断大事,似乎只有晚上处理文书工作可能比较繁重。
然而,荆州如今繁荣昌盛的局面,确实离不开张铭的精心策划。比如,他惩治 污吏后,新任官员几乎都是张铭推荐的,贾诩也亲眼见证,他们确实都是栋梁之材。
这一点,让贾诩深深折服。
“不算辛苦,有了这些年轻人,老夫轻松多了。”
“倒是老夫回来,南征之事恐怕要提上日程了,真正辛苦的,怕是军师吧?”
想到这里,贾诩抓住机会,试图反击。
然而,张铭只是微微一笑,轻轻摇动羽扇。
“我差点忘了,文和先生,我已经向主公推荐,希望您能一同参与军事决策。”
“主公同意了,所以我希望听听您的意见,关于南征。”
贾诩愣住,差点脱口而出粗话。张铭安慰道:“先生才华横溢,难道不想将自己的学识用于实践,名垂青史吗?”
贾诩身体一震,眼中闪烁着精光,随即郑重地向张铭行礼道:
“诩明白主公的期待,深感荣幸。”
两人相视一笑,扶起贾诩。回到大厅,众人落座,贾诩首先报告了这次惩治 的成果,每一个人都罪行累累,无法狡辩。
出发前,刘备对于直接赋予贾诩现场处理权有所犹豫。但现在看来,这个方法效率极高。
确认无误后,刘备将注意力转向其他事务,想起之前张铭提出的三件事,其中一项巡查结果已经出来,剩下两件还在等待。
果然,张铭深知刘备的想法。
于是,他直接建议:“主公,如今各地吏治清廉,宛城又有关羽坐镇,我们此刻可以起兵南下,在行军途中静观其变。”
刘备闻言大喜,但他很快意识到自己这边只有十万大军。
在宛城留下关羽两万兵马,新野的霍峻和樊城的王威各有五千守卫。江夏落入黄祖之手,甘宁的一万水军目前无处施展。如今,刘备能调动的兵力总计六万,面对江陵同样接近六万的守军,攻城方的自己似乎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军师,这江陵之战,恐怕不易啊。”
“不知军师有何妙策?”
张铭笑道:“一人之力有限,众智则广。各位都是智谋之人,何不一起集思广益,分享你们的想法?”
崔钧、石韬、孟建三人皱眉深思,显然没有现成的对策。徐庶若有所思,但并未开口。
唯有贾诩和诸葛亮,似乎胸有成竹。张铭看在眼里,直接提出建议:“文和先生和孔明似已有了策略,不如我们各自写下,看看我们的想法是否相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